• 2.29 MB
  • 2022-05-11 18:36:59 发布

浅谈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论文.pdf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DiscussontheIntegratedTranspOrtatiOnHubPlanningofFoshanWestStation■赵尔官一ZhaoErguan【摘要】为将佛LjJ西站建成集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多交通系统,共同形成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佛山首末站、停车场,同时加强地面常规公交的交通规种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设计从交通组织、换乘西综合交通枢纽道路规划为快速路与主干道整体形划。设计、设施布局等方面,对客流集散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成“双环结构”,内环为“疏解环”,外环为“畅通2.规划方案按“分层布设、立体换乘、分区组织、公交优先、以人为环”。(1)铁路夹层平台的合理利用本”的原则,研究了其规划方案。次干路形成“四纵四横”结构,“四纵”为规划为更好地组织佛山西站客流,在车站站台两侧环站西路、站场西路、站场东路、环站东路,“四横”设有48m宽的夹层平台。该平台位于第二层,标高【关键词】铁路综合交通规划为规划环站北路、站场北路、站场南路、环站南路。5.2m(相对于候车室地面标高)贯穿车站南北,用规划与铁路进站厅相连的二层车站专用道,高于旅客出站兼做沟通车站南北,是旅客换乘最便捷【AbstractlInordertobuildFoshanWeststationintoartint-架道路从车站南北广场进站。的核心区域,应最大限度地予以利用。规划佛山市egratedtransportationhubthatcombinesrailways,highways主干道畅通环主要道路干线为桂丹路、兴业路、依托佛山西站将本地区建设为城市副中心,在车站andpathways,anddiscussespassengerdistributingsystemfr-工贸大道、禅西大道、佛山一环等。通过城市快速南北两侧均为密集的商业区,有大量的人流。同时omtheaspectsoftraficorganization,transferdesignandfaci-路,能与佛山市、广州市及肇庆市快速连接。将城市轨道交通3、8号线引入地下,将公交首末站、litylayout,etcStudiestheplanningschemebasedontheprin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公交停车场、出租车地面上客区、社会车停车场按ciplesof“layeredlocation,three-dimensionaltransfer,partiti—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13条新型公共两层布置于铁路桥下区域。这种布局方式,既可节onedorganization.buspriority,peopleoriented”.交通组成,总长约268.7km。其中近期建设的轨道约用地,大大缩短铁路与地铁、城轨、公交、出租交通3号线呈东西走向从佛山西站下方垂直穿过,规车、社会车的换乘距离,还可形成沟通南北广场的IKeywords1railway,comprehensive,trafic,plan划预留的轨道交通8号线自南向北垂直穿过佛山西行人步行通道、休闲娱乐空间。站。(2)站前下穿通道的设置佛山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岸,是中国2.城际轨道系统规划考虑在车站南北侧站房外设置下穿通道,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珠三角的核心区,根据珠三角城际网规划在佛山市境内的城际有利于车辆落客,同时满足过境车辆快速通过车站。是广佛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广、南广铁路引网,主要有佛肇城际、广佛环城际及广佛江珠城际佛山西站南北下穿通道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入广州枢纽后,形成以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等线路。其中正在建设的佛肇城际和广佛环城际铁I)候车大厅位于地面一层,下穿通道从广场下站、佛山西站为主的“四主两辅”的客运格局。在路引入本站,广佛江珠城际为规划线路。穿过,使旅客落客后,可分别进入高铁候车室和地建佛山西站是贵广、南广铁路引入广州铁路枢纽新3.城市长途客运交通系统铁交换厅候车。建的面向西部的大型客运站,城市规划拟将城市轨公路系统具有便捷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2)南北下穿通道需设置在负一层和地面之间,道交通、城际铁路及其他地面交通引入站区,将佛特点,是佛山市对外客运尤其是中短途客流集疏的且沟通环站东西路。一方面,可借助跨铁路站房的山西站地区逐步建成集多种交通驳接方式于一体的主要方式,佛山市拟在佛lJ西站区同步建设长途汽有效长度进行落客。另一方面,南北下穿通道可与大型综合交通楸纽。建设高效快捷、功能协调、分车站及机场快线的泊接场。周边快速路桂丹路、禅西大道相连接,有利于交通区合理的综合交通换乘体系,为佛山市的经济、贸三、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集散。易交流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对佛山以及珠三角向1.规划思路3.设施布局西南以及广西的辐射和拓展、产业向内地的转移部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各系统既相对独立又高(1)外部城市交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度关联,站区总体规划应以流线合理为基础区划功佛山西站位于佛山一环、桂丹路、禅西大道、一能,优先考虑铁路进、出站流和长途车站进、站流兴业大道等快速干道围合范围,直线距离约1.5km,、佛山西站概况佛Llj西站位于狮山镇罗村和平塘村,周围受到等主要流线。并以铁路和轨道交通为核心,建立服现状及规划路网非常便利。但是新建佛山西站交通佛山一环、桂丹路、平安园、污水处理场、高尔夫务全市以及广佛都市圈的高效集成的综合交通枢枢纽位于城市东西向重要交通走廊节点上,周边干球场、军事用地、佛山机场等条件制约。各线引入纽,打造公共空间品质一流、富有标志性形象的门道过境交通量大。桂丹路作为唯一联系南海东、中、后,站坪只能布置在约3.6km范围内。根据珠三角户空间。并以此为依托,建立TOD底碳发展模式的、西三大片区的快速干道,区域过境需求大,桂丹路城际网及铁路网规划,在佛山西站共有贵广、南广具有区域服务功能的城市副中心的总体目标,应重交通饱和状态难以扭转。新建枢纽高强度的集疏运铁路、深茂铁路、佛肇城际铁路、广佛环线城际铁点体现这样几个原则。交通需求和快捷转换需求,给片区交通带来了巨大路五条线路,佛th西站分场设置,分别设客专场和(1)采用“分层布设、立体换乘”的形式进行压力,部分节点需要交通分离。按照快进快出的原城际场。贵广、南广、深茂铁路引入客专场,规模设施布局、交通组织和换乘设计。充分利用地面层则,枢纽交通形成“南、北F穿道路”设计方案。为6台15线,佛肇城际、广佛环线城际铁路引入城空间,并结合地上高架和夹层出站通道进行设计。交通位置如图1所示。际场,规模为4台8线。(2)实现不同性质交通流的时空分离,包括人佛山西站铁路轨顶标高l8.828m,地面层为候车分流、机非分流、进出分离、枢纽内部交通和枢车厅,标高为5.8m。商业夹层及出站层设在第二层,纽穿越交通流的分离等。站台层设在第三层为最高层。旅客流线采用“下进(3)实现“以人为本”,强化衔接换乘的便捷下出”的运输组织方式。性。充分考虑机动车流交通组织和步行、非机动车二、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运输构成交通问题,做好无障碍设计、旅客步行空间设计等。佛山市拟在佛山西站同步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4)体现“公交优先”,将轨道交通与高速铁(预留8号线)、佛肇城际、广佛环线城际铁路、机路客运、公路客运视为换乘体系中最重要的三个环场大巴及长途汽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城市地面节进行换乘设计。利用高速铁路桥下空间布置公交图l佛山西站外部交通位置关系图 城市建筑I规划·设计IURBANISMANDARCHITECTURElPLANNING.DESIGN(2)站区道路有进出站候乘设施设置在铁路站场下方。旅客由地乘。站房南侧站区被站场西路、环站南路及站场东面进站,自夹层出站,在桥下实现分层客流组织客专场换乘旅客通过出站厅换乘通道至城际场路所围绕,由这三条路向站房南侧车场各设置出入这种机场化进站方式有利于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旅出站厅,经城际场内部的换乘通道到达城际场进站口,作为车流主要交通。站房北侧区域被站场西路、客的聚散和分流。廊,检票后上至相应的站台。环站北路及站场东路所围绕,由这三条路向站房北(1)进站旅客流线城际场换乘旅客由出站厅通过城际场内部的换侧车场各设置出入口,作为车流主要交通。东西广南、北广场的步行旅客及广场上公交客流,直乘通道实现换乘,经城际场进站廊上站台:也通过场通过站场西路、站场东路及周边道路相互连通。接由南北两侧及侧站房衔接的进站口安检后进站:出站厅换乘通道至客专场,检票后上至相应的站台。(3)各类道路交通流线停车场布局出租车客流在东、西出租车落客区下车,通过东、西旅客平台的旅客近期通过站房南北旅客交通流线按照“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将长旅客进站平台,经进站广厅进入候车室:活动平台及地下开发空间实现站房外部的东西互途车场、公交车场、出租车场及社会停车场紧邻站社会车客流在西北象限的社会车停车场落客,通。远期南北两侧侧站房建成后,出站旅客通过旅房东西两侧集中布置在站场下方,实现铁路、城际、通过旅客进站平台,经进站广厅进入候车室;客出站平台和侧站房,实现东、西旅客出站平台直地铁与城市交通设施之间的零换乘目标。公交客流在站场东南角的公交车站下车,通过接互通。(4)城市轨道交通东进站口或南进站口进站;6.一体化的运营管理地铁3号、8号线将接入佛山西站,以南北方地铁客流通过地铁站和地下空间开发的楼扶在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向穿过佛山西站,地铁为地下二层站,与进出站客梯、电梯,上至旅客进站平台进站。信息网络、铁路调度及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等综合技流联系便捷,方便换乘。地铁站位设置在站场地下。(2)乘车旅客流线术,把铁路客运信息、城市交通信息与旅客需求及4.综合交通枢纽的“分层布设”客专场旅客经候车大厅东西两侧各3个检票口时处理并发布,使旅客换乘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地满(1)进站层(标高±0.000m层)检票进站,进入进站通廊,然后经过对应的楼扶梯、足。首层为进站层,主要设置进站广厅、候车大厅、电梯上至站台乘车。铁路现有的票务制式手续繁琐,己不能满足客商业用房、客运办公、设备用房以及旅客进站平台。城际场旅客经候车大厅东西两侧各2个检票口运专线运营的需要,其票务制式必须采用快捷、方进站层下穿整个站场,本层设置广厅、候车大厅以检票进站,通过楼扶梯上至出站层(即一层夹层)便的自动售票和检票设备。并尽量令轨道交通系统及为旅客服务的生产生活用房,其与车场布局相对的进站廊,然后经过对应的楼扶梯上至站台乘车。采用相同的售票机制,以减少旅客换乘时间,方便应。南侧为客专场,北侧为城际场,两场之间设置需要无障碍服务的旅客进站检票后,经过垂直旅客在不同的交通工具间的换乘,提高出行效率。次要进站口、进站厅和19.2m宽中间进站通道,通电梯直接上至站台乘车。四、结语道上设置有验证和安检设施。(3)出站旅客流线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充分利用了站房建(2)出站层(标高5.200m)客专场旅客自站台通过楼扶梯下至出站层(即筑的立体化结构形式、铁路架空层的桥下空间,借出站层位于站台层与进站层的之间,充分利用一层夹层)的出站廊,经出站厅检票后至旅客出站鉴机场进站方式,充分利用夹层72m平台,极大方便了候车大厅上空的东西两侧形成的局部夹层空间。平台出站。需要无障碍服务的旅客经过垂直电梯直了旅客的出行。在运营中,各种交通方式实现了信本层主要功能为出站、换乘和城际场进站,本层主接下至进站层进站廊,通过检票口到达候车厅出站。息共享,并采用了一体化的运营管理模式。佛山西要布置了城际进站通道、车站办公用房、设备用房、城际场旅客自站台通过楼扶梯下至出站层(即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按“分层布设、立体换乘、分客运用房、工区用房及为旅客出站或换乘服务的室一层夹层)出站厅,经检票后至旅客出站平台出站。区组织、公交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较好地实外工程。以中间进站通道上空为界,南侧为客专场需要无障碍服务的旅客经过垂直电梯直接下至出站现了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客观上促进了各种用房,北侧为城际场用房。层进站廊,通过城际场换乘通道到达出站厅出站。交通方式的合理分工、城市的建设及经济发展,为(3)站台层(标高14.278m)旅客通过旅客出站平台至城市南北广场离站;其他综合交通枢纽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站台层设有10座站台。其中基本站台至6站台东旅客出站平台的旅客就近乘坐公交车和出租车离参考文献为客运专线站台,7~10站台为城际铁路站台。客站;西旅客出站平台的旅客就近乘坐出租车和自备[1]王书贺.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J].铁道勘专场设基本站台一座,宽18In,长450In;其他站台,车离站;通过东、西旅客出站平台延伸段天桥,跨测与设计,2009(2):3943.宽12nl,长450m。城际场站台宽12m,长210m。过站场东路或站场西路,下至桥下咽喉区的大型社[2]佛山西站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书[Z],客专场站台和城际场中部均设置210m长无站会停车场离站。出站旅客通过多组楼扶梯和电梯下2Ol2.台柱雨棚,客专场两端各设置123m长有站台柱雨至旅客进站平台,经地铁或地下空间开发的出入口,(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棚。每个站台有2组进出站楼扶梯,一部垂梯。乘坐地铁离站。站处。武汉430063)5.换乘系统的规划组织(4)换乘旅客流线旅客流线设计为“下进下出”的形式模式,所客专场与城际场换乘旅客可不出站检票直接换(上接第47页)(3)屋顶设计的完善利的同时,也保证了环境的平衡性,从而促进了建表2门窗类型的系数对比在建筑屋顶上,太阳直接辐射面积比较大,它筑业的进一步发展。的热能消耗要小于外墙和外窗的热能消耗,可能会参考文献节能强度好,适台高层.保品隔热好节靛,保温隔燕好建筑节能.保谲隔热好在总耗能的7%~8%左右。然而夏天的太阳辐射比较[1]张文静.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毒观隔音效果好鳆色多种.不退色美观,外观高档大,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科技创业家,2012(3):2290.密封效果好天然,贴近自然}尊大采光面积密封效果好点可以通过设置隔热层以及通风层来实现隔热的功[2]王卿.探究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J].肇嗓鼓果好外观高档精好颇色多种,不退色能。江西建材,2013(6):43—44.强度好.适台高层五、结语注:作者身份证号120102197307121948建筑强老度化相对较低易酎睫腐维蚀护性较弱.方节甓挂相对弱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对于建筑行业的可色技术不是十分强度较弱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蓑热筑能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