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5-11 18:29:48 发布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摘要:随着我国人性化理念的兴起,城市道路设计当中的人性化理念也得到较好的应用和较大的发展。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人车安全和人居环境的好坏,同时是城市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得以体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越发关注,也必将刺激城市道路建设朝着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人性化;宽度;平整度;无障碍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当前,人性化设计思想已经普遍被全社会所接受,所以人性化设计要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情感及生活需求上进行,比如人们在交叉口横穿道路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安全性、便利性以及最短距离和生活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与城市道路人行系统设计单纯从规范、使用功能上面来考虑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且与中国的国情不符,因此以人为本,以人行为目的,考虑人的感受,人的需求公路与城市道路人行系统中设计已成为首要任务。1、协调好道路宽度与行人过街时间的关系7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交通流量远远超出早期规划的预测。道路设计经常遇到的问题是道路规划宽度不足以满足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规划规范》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车道宽度,分隔带宽度和道路绿化率不能满足要求。现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90),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的要求和《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297),对于大城市主、次干道不同设计车速所对应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宽度列表于表1和表2:表1大城市主次干道符合各项指标要求的道路算车速(km/h)605040设计车道数(双向)46846846机动车道宽度(单向)(m)8.2511.515.57.2511.515.57.7510.75非机动车宽度(m)3.53.53.53.53.53.53.53.5人行道宽度(m)33333333功能带宽度(单向)(m)14.75182213.75182214.2517.25绿化率(%)0.20.30.250.20.250.30.20.25绿化带总宽(m)7.381218.866.8751218.867.1311.5道路总宽(m)36.948.062.934.448.062.935.646.07 表2大城市主次干道复合各项指标要求的道路规划宽度表(商业街道)算车速(km/h)605040设计车道数(双向)46846846机动车道宽度(单向)(m)8.2511.515.57.2511.515.57.7510.75非机动车宽度(m)4.54.54.54.54.54.54.54.5人行道宽度(m)55555555功能带宽度(单向)(m)17.75212516.75212517.2520.25绿化率(%)0.250.30.30.250.30.30.250.3绿化带总宽(m)11.831821.411.21821.411.517.4道路总宽(m)47.336071.444.76071.44657.97 行人过街步行速度通常为0.9~1.2m/s,而一般的城市主干路车行道总宽(含中央绿化带)可能有40m左右,而行人一次过街时间可长达40~50s,而交叉口行人绿灯时间通常根据车行信号相对设置,很难有50s以上的时间。所以当行车道宽度较宽时,且经交通信号灯控制设计后,行人绿灯时间不足以满足一次过街通行的时候,应根据道路中央分隔带或中央双黄线及车道的布置情况,在人行横道线内设置中央安全岛等安全设施为行人提供“二次过街”的待行区域。须实施“二次过街”时,宜结合中央绿化带或交通画线,将人行横道线设置为“L”型,即在中央分隔带内应设“顺路向”的通道,并使行人行走的方向面向即将穿越车道内的来车,给人、车创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2、人行道的平整度道路设计人员往往希望将人性道路铺装图案设计的更加美观,但是行人却对地砖的图案与颜色不感兴趣。作为城市道路的建造者与道路设计人员,首先应该考虑到人行道的密实度与平整度,尽可能使用防滑砌砖进行路面铺装。2.1人行道与单位门口上车坡道的关系传统的设计中,上车坡道相比两侧的人行道要低15~18cm,优点在于车辆在下,行人在上,这样相对安全,但是缺点在于单位车辆较少,无法提升利用率;老弱病残行走不够方便。为了改正这一缺点,就可以设计的更为人性化。比如:在西安的雁塔路的设计上,单位门口的车坡道与两侧的人行道之间就采取的坡道的连接方式,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区分,提示行人注意。这样在感觉上也更加的舒服。另外,由于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为了满足景观的需求和功能上的区分,将自行车道设计成为了彩色,而人行道使用的是灰白色晶石彩砖,这样所取得的效果也非常的明显7 2.2高差问题由于车行道同人行道之间存在较大的高差,一般在0.8~1.5m。一方面是考虑到车辆的出入,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人行的电杆与树木。所以,可以将人行道车行道设计成为两个纵坡,两者之间的高差继续的保留,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可以利用挡墙进行分隔,在挡墙的外侧还可以悬挂一定的装饰,这样不仅满足了功能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节约了土方量,对树木也产生了保护高低起伏的人行道装饰绿化等等,也呈现出别样的景致。3、城市道路人性化中无障碍设计7 在目前的城市中,无障碍设计时最能够体现人性化设计。从盲道的布置到坡道的形式和缘石等,也包含了公共建筑无障碍的出口设计,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对残疾人的关爱,这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在令人欣慰之余,却存在一定的遗憾之处,诸多城市虽然有无障碍设施,但是却存在设置不够合理、施工质量较差、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在部分交叉口,缘石坡道同人行横道之间相互的错位,出现了盲道砖松动、随意停车等情况;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同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出现了不协调等情况,这样对残疾人的出行与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让无障碍设施真正地满足残疾人的出行需求,除开合理性设计的严格保障之外,还要从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等方面对质量严格把关。最重要的是城市大型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需要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之间进行相互衔接,将无障碍设施做到真正地精益求精,这样才有利于残疾人的出行。4、城市道路人性化中城市道路与周围景观的配置对于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与周围景观配合之间的问题应该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1)线性组合效果,并非是要求在设置当中必须是一条直线,反而是在条件的允许之下,能够尽量的设置一些曲线,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情趣;(2)做好道路断面同周边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周边的建筑物较高,那么道路的设计就应该偏向于简洁宽敞,能够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多而不乱的感觉。在周围的建筑物较矮的时候,就应该将道路设置的偏窄一点,这样可以让整体看起来有一种紧凑感;(3)色彩要满足要求。当道路周边是现代化的建筑的时候,人行道应该尽量选择晶石或者是花岗岩,这样更为合适,如果周边属于仿古建筑物一类,那么选择陶砖或者是灰色砖这样相对古朴典雅的材料,就更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结语7 人性化设计表现在城市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基于行人对城市交通道路以及设备要求的快速提升,城市道路设计中尽量做到人性化设计,确保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使用和安全能够同便捷和舒适相统一。参考文献[1]李凤琼.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02)[2]何飞.浅谈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创业家.2012(13):96-97.[3]王浩,赵婷婷.浅谈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