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0 KB
  • 2022-05-11 18:29:36 发布

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城市道路设计方法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城市道路设计方法  【摘要】:在当前能源紧张、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设计高品质的绿色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提高城市魅力指数、转变由车本位到人本位的交通设计理念。城市交通发展必须遵循保护环境这一原则,把发展“绿色交通”作为基本政策和目标。本文结合道路设计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如何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做到交通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绿色慢行交通的设计方法。【关键词】:绿色环保慢行交通系统城市道路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城市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任何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变化都会干扰这种平衡。绿色慢行作为交通方式的一种,本身隐含着“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联系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纽带。尤其在当前我国能源供应趋紧、大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应提倡大力发展与改善慢行交通系统环境,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的良好衔接。2、我国绿色慢行交通系统现状现在不少城市的交通发展往往只重视对汽车通行的发展,6 多以满足机动车行驶需求为核心,而忽略了慢行交通的合理规划设计从而引发一系列交通问题。首先,我国的慢行交通设施不完善,且服务水平较低。其次,缺乏慢行交通系统专用的标志标线。严重影响了居民对信息的接受效率,降低了慢行的效率和舒适度。最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政府投资力度不大。就目前而言,我国对城市交通的发展规划重点还是放在改善机动车交通,政府对慢行交通的规划设计与改善投资力度不大。3、绿色慢性交通系统设计要求结合多年调查分析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网络设计要求。慢性网络应结合城市道路的整体规划,从而保证慢行系统的连续和一致;二,空间要求。各种慢行设施应根据行人或自行车的流和流向为依据,同时结合沿线土地开发,综合确定各种类型的设施所需要的宽度,这是进行慢行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关键;三,绿色景观要求。要有良好有序的沿线景观能能使行人的步行空间增添美丽的自然风光。4、绿色慢行交通系统设计方法4.1、慢行系统和城市道路结合设计6 慢行专用道系统实现“以人为本”、贯彻健康环保理念,将非机动车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通过在城市道路两侧建立一套非机动车专用路系统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绿色慢行交通的设计需以人的视角而非车的视角考量道路的适宜红线宽度,行人空间可以结合公园绿地进行,散布跑步等健身行为与自行车这类健身行为在速度上的差异较大。空间分离可以周边环境创造更为丰富的景观视觉。4.2、横断面设计城市居民日常非机动方式出行的主要通道,对通行效率要求较高,要求线型尽量顺捷,并有优越于机动车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便捷性,设计建议道路横断面为3米(人行道)-2米(绿化及非机动车停放带)-3米(非机动车道)-2米(绿化及非机动车停放带)-3米(人行道)。4.3、慢行系统的路口连续性和过街设计实现路口的连续性和过街设计的关键在于减少行人在交叉路口的横穿距离,同时提高行人的安全性和穿行时间。在生态城慢行交通与路口交叉口的处理方式中,为减少行人的横穿距离,在设计上可以考虑采取减小机动车的转弯半径、增设步行安全岛等方式来实现。4.3.1、减小机动车的转弯半径6 机动车半径的减小减少了行人穿越机动车道的距离,同时也可以降低机动车过弯的转弯速度。但是,减小机动车转弯半径的前提是保证常见车型能够顺利的转弯,要兼顾行人与机动车不同的需求。虽然减少转弯半径的方法并不是在所有路口都是可行的,但是对于行人利用率高,而机动车的转弯概率相对较小的路口,在对交通流量进行充分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减少机动车道的过弯半径可以增加步行利用率,吸引更多的行人。4.3.2、步行安全岛设计步行安全岛既可以设置在路口,也可以设置在道路中途。当行人需要跨越的距离超过16米时,应尽量设置安全岛,其可为行人提供了一个中途休憩的区域,使行人不必一次跨越两个方向的机动车流。安全岛的设计应该留出充足的空间,以能够同时容纳多人为宜。另外,安全岛与机动车道路之间要有适当的高差,这样可以为行人提供多一些的保护。同样的道理,在道路交叉路口的位置,双向道路之间的道路分隔绿带或者是步行带可以多留出一部分,为穿越道路的行人提供保护。4.4、慢行交通设施设计城市道路路行人过街设施的间距与选型设计不仅直接影响慢行交通系统的便利性,同时是决定了交通安全的关键。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和调查,慢行交通设施间距在居住区、商业街等步行密集的区域不应大于250m;在工业园区等步行活动较少的区域不宜大于300m;距公共汽车站及轨道交通换乘站出入口一般不宜大于60m,而在城市主、次干道上,信号控制过街最长红灯时间不得大于6 90s~120s,即小于1.5~2min。4.5、慢行交通环境设计4.5.1、行道树与绿化隔离带设计行道树和绿化带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绿化带(也包括行道树、人工隔离带)被认为是车行道与人行区域之间有效的缓冲处理;同时,绿化带可以调节步行空间的尺度、减少机动交通对于步行区域的影响。在阳光照射比较强烈的地区或季节,行道树还可以为行人提供荫凉,增加行人的舒适感。经过设计的绿化带还有界定和美化城市空间的功能。绿化带的宽度不应小于1.5m,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绿化带中最好种植树木;当受道路宽度限制时,绿化带的宽度可以减小到0.6m,甚至没有。4.5.2、道路照明与道路标识设计慢行交通系统中宜采用接近人体尺度的灯具,对于尺度相对较大的灯具,要考虑通过广告及其它附属物,以此来削弱灯具带给人的突兀的感觉。慢行系统与机动车道路系统中的照明设计有所不同,机动车道路中的照明要有足够的亮度,而慢行系统中过亮的灯光会使人感觉到刺眼甚至炫目。一般来说,步行系统中的照度应当控制在6lx~20lx之间。在特殊的区域,如路口、建筑的入口处应当适当加大照明的强度。6 道路标识应当具有较高的可读性,语言简练,图示清晰,最好是使用一些国际通用的标识或图示。慢行交通系统需要的标识相对较少,应当适当地设置步行地图,以使步行者能够确切地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目的地的方向以及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5、结语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目前,城市的绿色慢行系统规划设计逐渐引起各界关注,但关于其具体设计的标准相对较少,我们在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设计时,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城市整体规划协调考虑,制定出一系列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策略,以推动慢行交通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城市道路绿化与规划设计》张玉竹等,建筑工业出版社[2]《城市道路设计与实例》李继业等,化学工业出版社[3]《城市道路设计》李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4]《城市道路绿化》胡长龙等,化学工业出版社[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