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23 KB
  • 2022-05-12 10:03:53 发布

广东某公路路线设计-毕业业设计说明书

  • 4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路线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一、设计任务广东省境内某地区地形图B、C、D、E号4套,参加者每人根据指定的一套地形图及有关资料独立完成从纸上定线到出一整套设计成果(拟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的公路设计任务。4.路线方案比选说明;5、路线、路基、路面、排水等设计说明及计算;6.对设计的综合评价及心得体会。二、设计依据地形图重斤区比例1:2000设计交通量1、小汽车:1500(辆/日,年平均,下同)载重汽车:2800辆/日其中载重汽车:东风:36%解放:54%黄河:10%2、预测年平均增长率:各种机动车:4.4%各种非机动:3、初定设计年限:15年。计算行车速度(自选,要理由)路基宽度&5米路面宽度0.75+2X3.5+0.75(米)路面类型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底基层根据当地材料选择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其他标准按交通部新颁发的有关规范,标准执行筑路材料沿线砂,石,石灰等材料丰富,其他材料可外购供应(二)、完成图纸部分:1、路线平面设计图;(3Km左右)2、路线纵断面设计图;(专科3Km左右)3、路基横断面设计图;(lKm)4、路基标准横断面图;5、路面设计图;6、路基综合排水设计图;(lKm)7、弯道超高方式图;*8、路基支档工程的设计;*9涵洞的详细设计图*10、路线平面交叉设计。注:*内容结合自己的路线情况从三者中任选一个。(三)、完成表格部分:1、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含交点坐标)2、逐桩坐标表;(lKm)3、路幅断面高程或路基设计表;(3Km左右)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lKm);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主要参考资料I.公路勘测设计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9.公路小桥涵设计规范(手册)II.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13.公路路线设计手册15.概预算定额2.路基、路面工程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6.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8.公路水泥混凝土设计规范10.公路路基施工规范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14.公路路基设计手册16.桥涵水文三、设计具体内容(一)、计算说明部分:1.本公路的建设意义:2.公路等级的确定及技术指标的论证:3.沿线地形、地质、气候自然条件对公路的影响: 总说明书一、本公路的建设意义1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直接带动作用1.1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1.2增加就业机会2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间接拉动作用1.1加快地方产业布局调整2.2公路的辐射改善了投资环境2.3拉动沿线经济的发展2.4推动物流业的兴起2.5推动旅游业的发展2.6促进城市化的进程2.7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二、公路等级的确定及技术指标的论证:根据二级公路的技术标准是有各项技术指标来体现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指标表设计速度V60km/h行车道宽度(m)3.5X2=7行车道数2路基宽度(m)8.5直线的最大长度(m)20V=1200直线的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m)6V=360直线的最小长度(反向曲线间)(m)2V=120最人纵坡6%最小纵坡03%最大合成纵坡1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长度(m)2000/5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长度(m)1500/50会车视距(m〉150本路线全长3.000385公里,全路线均为新建,路线的起点桩为K0+000,高程为313.Om,终点位于桩号K3+000.385,高程为244.8叽全线共有7个平面交点,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50米,竖曲线最小半径为6000米。三、沿线地形、地质、气候自然条件对公路的影响:1.地理条件本设计的路段所在地区处于广东地区,属于山岭重丘区。根据公路自然区划的二级区划标准,此处地理位置属于IV7区一华南沿海台风区。2.地质条件在砖缎點14土,花岗岩分冊岖,翩艘高,但化^风化强烈。夏季台风雨造成水毁。三角洲地区软土分布广泛,河系发育,路基强度低,公路应加强排水3.水文条件广东省全省多年平均雨量1771毫米,前汛期4-6月的雨量约为全年雨量的40—50%,后汛期7~10月的雨量为全年雨量的35—45%。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3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8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50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440亿立方米。除本省的产水量外,还有来自珠江、韩江等上游的入境水量,平均每年有2361亿立方米。按2008年人口计,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为1927立方米;全省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汛期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5%—95%,而且强度很大,导致洪水泛滥,洪涝灾害频繁;粤西沿海由于地势平坦,河流短小,地表蓄水能力低,是我省最为干旱缺水的地区;沿海地区夏、秋季两季受台风的频繁侵扰,带来暴雨暴潮,造成洪、潮、风等灾害;干旱时期则由于江河水量锐减、水位下降而导致咸潮上溯,造成生产和生活用水紧张,是典型的洪涝、咸潮和台风频发省份4.气候条件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分布在夏季。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C以上。。四、路线方案比选说明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的论证与比选,经过技术与经济两个方而的比较后,确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设计方案。1.选线原则与步骤1.1选线的一般原则(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地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釆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等。对沿线必须占用的田地,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做好造地还田等规划和必要的设计。(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5)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避开。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汽车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如:①路线对自然景观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②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③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划、农业耕作区、水利排灌体系等现有设施造成分割引起的影响;④噪音对居民以及汽车尾气对大气、水源、农田所造成的污染及影响。1.2选线的步骤(1)路线方案的选择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此项工作通常是先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从较大而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哥可能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立数条有进一步比较价值的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多方案的比选得出一个最佳方案。(2)路线带选择在路线基本走向已经确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岀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解决路线局部方案的工作。(3)具体定线经过上述两部的工作,路线雏形已经明显勾画出来。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五、路线、路基、路面、排水等设计说明及计算;1.平面设计1.1平面设计的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平面线形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应片面强调路线应以直线为主或以曲线为主。(2)保持平而线形的均衡越连贯,在设计时应充分注意: ①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 ①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一般最小平曲线长度一般应考虑一下条件确定:①汽车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时不感到困难:根据经验,在每段曲线上驾驶员操作方向盘不感到困难至少需要3s的时间,全长需要9s;②缓和曲线上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不超出定值。③转角°小于7"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可不设缓和曲线。1.2平面线形设计1.2.1直线(1)育线的适用条件在运用直线并决定其长度时,必须慎重考虑,一般不宜采用长直线,适宜采用直线的地段有:①线完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原区或山区的开阔谷底;②市镇及其近郊道路,或以直线为主体进行规划的地区;③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④路线交叉点及其附近;⑤双车道提供超车的路段;(2)育线的最大长度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釆取相应的措施。我国目前的《标准》和《规范》中未对直线的最大长度规定具体的数值。我国参照使用国外的经验值,根据德国和日本的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单位为m)为20V(V一设计速度,km/h)即1200m。(3)育线的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为6V,即360m;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为2V,即120m。1.2.2圆曲线圆曲线是道路平面设计中最常用的线形之一,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在转折处均应设置平曲线,而圆曲线是平曲线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圆曲线的设计主要取决于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和加宽。(1)最小半径平而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以及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圆 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见下表。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4030一般值/m100070040020010065极限值/m6504002501256030不设超高最路拱W2%5500400025001500600350小半径/m路拱>2%7500525033501900800450(2)最大半径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地物等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釆用了设超高的半径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200m,极限最小半径125m,本设计在两个转角处设置曲线半径分别为300从150叭lOOOnu但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所以应该设超髙。1.2.3缓和曲线《标准》规定,除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在其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都应设置缓和曲线。(D缓和曲线的作用①曲率逐渐变化,便于驾驶操作。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消除了离心力突变。③为设置超高和加宽提供过渡段。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规定见下表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三四设计速度(km/h)1201008010080608060403020缓和曲线最一般值1301201001201008010080504025小长度/m最小值100857085706070604030201.3平曲线要素计算依据设计技术指标和标准,根据曲线半径选定的原则和转角值,确定一个半径(R)值和缓和曲线长度(Lh)值(免设超高半径时不设),根据经验公式确定各曲线的要素: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切线长:T二Rtga/2曲线长:L二R(n/180)a外距:E二Rseca/2-R缓和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切线长:T二(R+AR)tga/2+q曲线长:L=R(n/180)(a-2Po)+2Lh圆曲线长:Ly二L-2Lh 外距:E=(R+AR)seca/2-R切曲差:D二2T-L计算主点桩号:缓和曲线:圆曲线:桩号ZH二JD(桩号)一T桩号ZY二JD(桩号)一T桩号HY=ZH(桩号)+Lh桩号YZ=ZY(桩号)+L桩号YH二HY(桩号)+Ly桩号QZ=YZ(桩号)—L/2桩号HZ=YH(桩号)+Lh桩号JD=QZ(桩号)+J/2桩号QZ-HZ(桩号)—L/2桩号JD二QZ(桩号)+J/2另:Po=9OLH/jtR、AR=Lh724R-Lh72688R3、q=Lh/2-Lh7240R2求出各曲线要素,各主点桩号计算值(详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若免设Lh值的则也可用只算圆曲线要素、主点桩号公式。1.4路线的桩号确定在地形图上定桩号的方法是从路线起点用比例尺(1:200)沿着路线中线由左向右量距,每隔20M处用铅笔垂直中线方向画一小横线,标出百米桩位置与公里桩,直量到第一交点(JD1)处,平曲线基本桩位置和桩号的确定方法,则用比例尺从交点JD1处沿导线方向T或TH得圆曲线或第一缓和曲线起点位置,沿着路线前进方向中线量T或TH得到圆曲线或第二缓和曲线终点位置,沿交点的角分线向圆心方向量外距E,得曲线中点位置,平曲线以内的桩号设置,则采用切线支距法来确定。1.5.按曲线半径大小设超高和加宽根据所设的曲线半径判断是否要设加宽、超高值。当曲线半径:2500M以上不设超高;250M以上不设加宽.加宽:不设置加宽.超高:全线为新建,则釆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1、超高计算:⑴、本设计设超髙的方式为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的方式⑵、确定超高缓和段的长度:L-=bic/p(b:路面宽度,仁:最大超高横坡,P:公路超高渐变率),取一个5的倍数,且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l/330o⑶、各对应桩的超高值计算:(按如下公式)边轴旋转超高部位XWX。X2Xo最大值外侧heai.j+(a+b)ijaij+(a+b)ij中心h"caij+bic/2aij+bic/2内侧h”cai.-(a+Bj)icai厂(a+Bj)i110排水沟构造及尺寸5.3路面排水设计木公路的路面排水主要是采用的排水措施主要是路肩排水沟,即边沟。路肩排水设施的纵坡应与路而的纵坡一致,当路而纵坡小于0.3%时,可采用横向分散排水方式将路而水排出路基,但路基填方边坡应进行防护。路堤边坡较高,釆用横向分散排水不经济时,应采用纵向集中排水方式,在硬路肩边缘设置排水带,将水排出路基。4.4路基的防护、加固路基防护是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防护的重点是路基边坡,必要时也包括路肩表面,以及同路基稳定有直接关系的近旁河流与山坡。路基边坡的破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的影响。路基边坡的表面并不是绝对平整的,而总是有一些凹槽,水在边坡上流动时会使之逐渐冲成小沟,水流也随之更加集中,造成小沟的加深和扩大,最后导致边坡的破坏。此外,在温度的交替变化作用下,再加上风吹日哂的影响,也会造成坡面的风化,剥落及坍塌等破坏。1.一般路段边坡防护设计 1)路基填土高度H均小于8m,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4m时,采用坡面喷播植草防护,大于4m时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2)护坡道、排水沟外边缘至用地边界的范围内采用喷播植草防护。3)路基通过鱼塘、水渠等浸水地段,采用M7.5浆砌片石护坡防护。1)植草时加入20%〜40%的灌木种子,搓和均匀,灌木种类应为当地易生长的低矮灌木。边坡植草(含拱架内植草)采用液压喷播植草。坡面防护主要就是保护路基边坡表而,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度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七表而的风化、剥落等演变过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并且还可兼顾到公路与环境的美化。坡面防护设施,本身不承受外力作用,必须要求坡面岩土整体牢固。此外,坡而防护还应与徘水设施相结合,以便雨水能尽快排岀路基范围。2・常用的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常用的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植物防沪的方法主要有种草、铺草皮和植树。植物防护,可能美化环境与公路,调节边坡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同时又比较简单、经济。一般来说,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当然,其土壤必须适宜于植物的生长,而且边坡比较平缓,边坡不大。六、其他与公路建设的资料1.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砂、石料根据现场调查,现场有料厂可供应块冇、片石、碎右料及机制砂料,贮量丰富。片、块冇、碎石及机制砂料平均运距9公里。(2)、路基填料沿线开挖的土石方均可以作为路基填料。(3)、水、电项目沿线有农村公路连接,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均可方便供应。项目沿线村落电网己经覆盖,工程用电可架设临时输电线路电网供电。也可采用自发电。(4)、沥青、木材、钢材和水泥本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材料数量大,业主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生产厂家和厂商,采取订购的方式购买,亦可采用招标方式进行购买。(5)、运输条件项目沿线有农村公路连接,运输条件较好,施工所需各种筑路材料、机械设备、主副食品均可采用汽车运输。 2、山区公路复杂路段局部路线方案的优化及比选论证情况 根据本项目的功能和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水文、生态等自然条件,对山区公路复杂路段局部路线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实地勘察研究,合理的选用技术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以控制工程规模,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路线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对工程量大、挖方边坡高的山区公路复杂路段局部作进一步优化及比选论证。从总体上来看,由于该段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局部路段地面横坡较陡,挖方边坡较高,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大爆破施工,尽量避开雨季施工。3、分期修建工程分期实施设计的说明和对工程实施的建议高填、深挖路段是本项目的重点工程和关键工程。由于受施工场地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建议施工时结合工程特点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尽早开工。多数路段为土质边坡,施工时应边开挖边支护,减小因雨水冲刷对边坡产生的破坏。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科学施工管理。施工图设计提出总体思路原则,施工过程中对路基的边坡坡率的确定及防护支挡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在确保挖方边坡稳定的全体下,更加重视路容与自然的协调性。由于工期短,时间紧、任务重,雨季长,施工单位应认真细致的做好切实可行的施组设计。严格按施组设计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工。4、各项工程施工的总体实施步骤的建议及有关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以及有关注意事项(1)施工组织及施工期限施工期限为22个月,沿线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工程量大,且工期紧。合理安排、组织好施工,对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本项目是「I•分必要也I•分重要的。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和工程数量,制定具体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精心组织、认真施工,建设单位亦应尽力争取工程所需的资金到位。(2)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本段公路釆用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体、人工配合的施工方法。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工期要求,建议先桥涵后路基填筑施工,最后是路面施工。路基填筑:基底处理一填路基土一填台背土。路基施工:路基填筑在涵洞施工完毕后进行,以填土方为主,路基填挖过程中做好防护及排水措施,路基施工在半山上,特别做好雨季的防排水工作,保证不受水害的影响。填右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0.5米。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填筑,石屑找平。当石料级配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冇屑、中粗砂,再 用压力水将其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当人工铺填粒径25厘米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填缝,最后压实。路面施工:底基层一基层一面层。(1)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及进度征地、拆迁工作是影响前期工程进度的主要原因。为了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本段公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沿线群众对修建本公路的积极性,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施工单位可依据GB/T19002-1994-IS09002质量标准建立起来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文件各条款,加强质量管理,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原则,视工程质量为企业的生命,配合全线创优质工程,确保工期和进度,制定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施工期间要保证木合同段原有公路的畅通,采取措施保证本合同段工程沿线和附近的建筑物、地上和地下管线设施、树木等免遭损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和有关部门反映,妥善处理。5、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釆用等情况5.1运用先进的勘测和设计方法,保证项目的测设质量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贯穿于整个项目的设计中,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地形图釆用三维数模数字化成图技术。路线设计图表、公路用地图表、路基设计图表、桥涵图表、立交图表及交通工程图表等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计算机岀图率达到100%。设计图表设计统一采用AutoCAD.Word.Excel等办公软件,以保证设计文件的统一、美观。路线设计采用纬地三维道路辅助系统设计软件,概算采用同望概预算编制软件,地勘报告采用地质CAD软件。5.2合理应用新技术,提高项目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协调性高填路堤采用冲击碾压技术提高路堤填方的压实性,减少路堤的沉降,增强路基的稳定性与抗变形能力;釆用光面爆破技术控制岩石深挖边坡的开挖,避免因爆破对岩石结构构造面的破坏或危及岩层的完整性,增强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边坡结合土石方平衡情况,有条件的地段尽量采用较缓的坡比,采取以生态绿化为主的路基边坡防护形式,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然植被、掩盖人工痕迹,既节省工程数量,又同时达到公路路容美观,环境优美及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路而针对本项目所处区域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基层顶而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有效地减少水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表面层采用沥青碇AC-13C,保证沥青路面舒适性及抗水损的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七、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设计参数:墙身尺寸:最高墙身高10.Oin,墙顶宽1.6叫墙趾高0.6m,宽().4m。墙面倾斜坡度:1:0.20,墙背倾斜坡度:1:0.20,墙底倾斜,倾角a()=10物理参数如下:MU50号砂浆片石,垢工砌体容重:23kN/n?;垢工体之间摩擦系数:0.40;基底摩擦系数f=0.80;石料强度:30MPa;墙后填土内摩擦角0=35°;墙后填土容重:18.3kN/m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17.5°;地基土容重:21kN/m3;地基土容许承载力:400kPa。22挡土墙分段长度为20肌该段路路基宽&5m,路肩宽0.75m。(一)荷载等效土层厚度换算挡土墙最高墙高为10.Onio由规范知:墙高2加时,q=20KNIm,墙高大于10加时,cj=10KN/nu墙高10.0m时,q=10KN/m则等效土层厚度Ao=^=—=0.556加r18(二)计算土压力1.假设破裂面在均布荷载以内仰斜式挡土墙,a=—11.31。A=-tana=-tan(-l1.31°)=0.20屮二0+仪+5=35。一11.31。+17.5。=41.19。tan^=-tan屮+J(cot°+tan屮)(tan屮+A)=-tan41.19°+7(cot35°+tan41.19°)(tan41.19°+0.20)=0.699则&=arctan0.699=34.954°破裂棱体宽度B,=tana)二&99m<10/zz•••假设成立2.主动土压力系数K cos(&+0)sin(&+屮)(tan0+tana)[tan34.954°+tan(-11.31°)]cos(34.954°+35。)sin(34.954°+41.19°)=0.1761.主动土压力h}=12-0.35-0.60=11.05/772x0,55612.0=1.093E=-yH2kk}=-xl8xl2.02x0.176xl.09322=249.31KNE=Ecos(a+J)=249.3lxcos(—l1.31。+17.5。)=247.86KN•AEv=Esin(a+5)=249.31xsin(-11.31o+17.5°)=26.88KNz=—4--^-=4.170m"33&z=B-zvtana=1.8-4.170xtan(-l1.31°)=2.634m入y再将分解为:Ex二Ecos(a+/+ao)=247.86xcos(—11.31+17.5+10)=238.03KN&=Esin(a+§+“))=247.86xsin(—l1.31+17.5+10)=69.109K/V(一)墙身自重计算说二诃1=23x1.8x11.05=457.47KN可=色+0.4+(虫+0.6)tan^=—+0.4+6.125xtan11.31°=2.525m222吧=«(B+0.4)〃2=23x2.2x0.6=30.36KNz9=—x(Z?+0.4)=1.1加=nxyx2.2x/23=23x|x2.2x().35=8.855^z3=|x(B+0.4)=1.467m (四)抗滑动稳定性验算基底合力的法向分力N和切向分力T为:基底的抗滑稳N=乞+(刚+%+WJcos购二69.109+(457.47+30.36+8.855)cos10二558.28KNT=ET-(W}^W2+W3)sma()=238.03-(457.47+30.36+&855)sin10=151.782KN定系数为也=摯型十7>1.301T151.782通过墙踵的低级水平面的抗滑稳定系数为Ex(E、,+耐+叱+瞅+恳“B?sina()cosa())f()広-2Av"(26.88+457.47+30.36+8.855+|xl8x2.1662ttinl0Cbosl0)x0.65247.86=1.39>1.30所以挡土墙的抗滑动稳定性满足要求。(五)抗倾覆稳定性验算=26.88x4.17+457.47x2.525+30.36x1.1+8.855x1.467=1313.588KN-mEjzx=247.86x2.634=652.863KN•m1313.588652.863=2.01>1.5所以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六)基底应力验算偏心距B工M厂工Mx2.1661313.588—652.8632“2558.28°1=().101伽<-—=0.36km6nilN*2、558.28八丄6x0.101、则环=—(l±——)=x(l±)1,3BB2.1662.166329.86KP。185.63畑心所以基底应力满足要求。八、路面设计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行车部分用各种坚硬材料铺设的层状结构物。有了路基路面,车辆才能沿着预定的路线,通畅、快速、安全、舒适、经济地运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荷载和气候因素(冷热、干湿)的多次重复作用,路面结构会出现疲劳破坏、塑性变形累积和表面磨损。路面结构还可能因材料的老化衰变而导致破坏。因此,路面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就需要进行修复或改建。路面的使用年限过短,将增加养护工作量和费用,并严重干扰路上的正常交通。所以,设计的路面应经久耐用,具有较高的抗疲劳能力。路面设计的主要内容1.根据道路等级、使用任务、当地自然环境、路基支承条件和材料供应等情况,选择面层类型,并提出结构层组合方案。2.根据对所选材料的性状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进行各结构层材料的组成设计。3.根据路面结构的破坏标准、力学模型和相应的计算理论,或按经验方法确定满足交通和环境条件及使用年限要求的各结构层尺寸。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还要进行接缝和配筋等方面的设计。4.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路面垫层材料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料或各种稳定类粒料。(-)判别土基干湿类型由于该路段位于广东省内,位于IV7区,由“沥规”路基为干燥状态。根据当地年平均降雨量推测属中湿土基,取稠度为1.0.查《路基路面工程》中相关表格取值,得土基回弹模量E0二40Mpeu路面设计计算资料:交通年增长率为4.4%,统计交通量如下:交通组成表车型交通量(辆/昼夜)车型交通量(辆/昼夜)小汽车1500东风SP92501008解放CA3401512黄河JN163280(二)轴载分析1.路面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BZZ-100)为标准轴载。 2•当以设计弯沉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选择BZZ-100标准轴载,各种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其内容如下:N卫C、/=1交通量调查表车型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解放CA34022.156.6120东风SP925050.7113.3324黄河JN1635&6114.0120(小于25KN的轴载不计)轴载换算结果表车型Pi/KNc2n-.(次/口)5•C2・Up」P严(次/口)解放CA340后轴56.6111512127.15东风SP9250前轴50.716.41008336.07后轴113.303110084823.31二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两车道混行车道系数为0.6-0.7,取0.6,设计使用期内交通年平均增长率为1.4%o累计当量轴次:N«=365x[(1+y)_1].并.〃二23912125次Y属于重交通等级类型•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路面垫层材料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料或各种稳定类粒料。(三)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根据规范推荐结构,并考虑到公路沿途有大量碎石及石灰供应,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0cm),基层采用水泥碎石(25cm),底基层采用石灰土(20cm)。采用两层式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厚度4cm),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厚度6cm)o (四)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查《路基路面工程》得到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抗压模量取20°C的模量,各值均取规范给定范围的中值,因此得到20°C抗压模量: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为1200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lOOOMpa,水泥碎石为1500Mpa,石灰土为550Mpao各层材料的劈裂强度: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为l.O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为0.8Mpa,水泥碎石为0.50Mpa,石灰土为0.225Mpa。(五)设计指标的确定对于二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计算1•设计弯沉值该公路为二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AC二1.1,面层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As二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20cm,基层类型系数取Ab=1.0・对于二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计算设计弯沉值为:ld=600Ne-0.2ACASAb=60023912125-0.21.11.01.0=22.08(0.Olnnn)1.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Ks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凝土:公nnnAsN^22nnn1.0x23912125°22一,Ks=0,09s-=0.09x=344Ac1.1=鱼=_±_=0.2907咖尺Ks3.44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naAsNe,22nnn1.1X23912125022Ks=0.095=0.09x=3-78Ac1.1SP=£5^=_0:8_=02117RKs3.78水泥碎石:1.0Ks=0.35沁=O.35X1-QX23912125°11=2.06 石灰土:经计算,0,52X)6=0.2427AN0J,0.45仝妙—0.2252.65各层强度均符合要求。Ac0.45x1.0x23912125°“kO=0.0849M/m=2.65毕业论文写作十二忌毕业论文,是高校学生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毕业之前,结合本人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对毕业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检验,它可以反映出毕业生对知识的储备情况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作为科学研究信息的载体,毕业论文也是奉献科研成果并实现其学术价值的重要工具。历年来,许多高校应届毕业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撰写出了许多高质量的优秀论文。但也有一些论文暴露岀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体现岀有些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撰写毕业论文的要领。根据笔者近年来指导撰写毕业论文的工作实践,并联系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下面谈谈撰写毕论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忌选题不当,题目大小不宜万事开头难,选题是起点。我们所说的选题,是指挑选用来作为毕业论文论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中心问题。主攻研究的方向明确了,才能明确从何下手。一般说来,毕业论文论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四点:一是要选主观上有条件、有能力驾驭的论题;即选与自己的专业或工作有关的论题;二要选难易适当的论;三是选有新意的论题,或前人从未研究过、或有人探讨过但不尽透彻、或研究角度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论题。而有的学生在选题时,不是首先考虑论题的价值,而是首先考虑参考资料多不多;或虽然考虑了论题的社会价值,但题目大小难易限制不适中。有的选题太大,太复杂,写起来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由于作者把握不住选题的原则,因而写得肤浅,甚至半途而废。有的选题太窄太容易,没法展开也难以深入。因此,论文选题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尽量选大小适宜、难易适中的题目。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开个口子去作文章,容易写得深刻切实。联系实际,从具体事物着手,分析归纳岀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易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易于解决问题,这种“小题大作〃的论文一般 效果很好。2、忌懒于实践,眼高手低有的学生由于平时读得多、动笔少,一动笔好象非要一鸣惊人不可。看别人的文,初看钦佩有加,久看觉得平庸肤浅,不过如此而已。而自己真正动笔写又写不出来。久而久之,心灰意懒,写作兴趣索然,正所谓眼高手低。写作文是真功夫,不仅要语言文字功底扎实,而且要思想严谨而有深度。这就需要经常实践,反复实践。对于毕业论文则可先写出提纲,打出初稿,然后反复思考研究,反复修改,决不能有半点畏难情绪。人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是在科研实践中提高的,写作能力也是在写作实践中提高的。要想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一是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探索,二是要对思考研究的所得进行归纳整理,理清头绪,写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文章。3、忌中心不明,纲目零乱作者在下笔撰写毕业论文之前,要确定论证体系,即确定毕业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好。所谓论证体系就是对讨论的问题,必须有中心,有从属,使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支撑、从属)。动笔时,一定要把握重心,扣紧中心论点,使材料蕴含的力量全部能渗透到中心论点,要防止转移中心,防止偏题。而有的学生写的毕业论文没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想解决,好象蜻蜓点水,到处涉及,而处处都不深入,结果一个问题也说不清楚,说不透彻,使人读后不知作者到底想阐明什么观点,说明什么问题。4、忌凭空想象,似是而非作为应用文体的毕业论文,毕竟不是文艺作品,既不能合理想象,也不能虚构杜撰;既不能渲染夸张,又不能缩小淡化。王充曾经指出,要"疾虚妄":刘勰要求〃事信而不诞"。可见,真实性是论文的生命。论文应观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这样得出的结论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写毕业论文就是进行〃写〃的研究,同时也是探求科学真理的过程,其材料必须准确无误。从大的事件到具体细节,甚至一句话,一个数据的引证,都不允许有任何虚假。如果论据靠不住,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就会削弱文章的逻辑力量,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在立论上,要从实际出发,不带个人好恶,不凭空臆造;在论据上,要详尽地占有资料,对材料的性质、真假进行甄别;在论证上,要有严谨、周密的逻辑力量。这样,才能克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合理想象、似是而非的虚假结论,才不会把谬误说成真理。 5、忌结构混乱,言之无序毕业论文的结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和要求,对大量材料进行创造性思维加工后形成的思想脉络或论文的框架。结构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文章的脉络层次和发展顺序问题,结构预先设计得好,就可使文章言之有序。如果没有结构或结构混乱,那么再精辟深刻的思想,再丰富典型的材料,也行不成好文章。笔者近年来从阅读学员的初稿时发现,即使同一个班的学员,论题大致相同,写进论文的材料也相差无几,但结果完全两样:有的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条理十分清晰;而有的看不到中心,内容前后衔接不上,显得杂乱无章。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安排结构的本领有高下。有经验的作者写作时不贸然动笔,不临文觅意、想一点写一点,而是先把结构考虑成熟才动手,然后一气呵成。这就像我们建房之前,必须先搞好整体设计、画岀蓝图、再按图施工一样,如果预先没有精密的设计图纸,具体施工就无从下手,自然就盖不出结构合理的房子来。6、忌观点加例子,论不起来论文的论证,就是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过程。〃论〃,就是讲道理J述〃,就是摆事实。只提出论点,摆出一堆论据,不等于讲岀了令人信服的道理。只有找出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并根据一定的逻辑联系组织出恰当的语言,才算是论起来了。论证实际上就是对事例进行分析说理。有的毕业论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没有针对论点的分析,只是论点加例子,堆砌一些材料,没有分析推理就下结论,文章再长,也达不到说服人的目的,起不到证明观点的作用。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缺乏分析说理这个中间环节。学术论文要有理论性,就要会分析,会论理,就要紧扣中心论点,精心选择材料,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道理说得越充分、越透彻,论文质量就越高。7、忌空谈理论,言之无物歌德曾经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这里的生活,即是社会实践。理论如果离开了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文章就要联系实际,这是理论形成的根据,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因此毕业论文必须回答实践中提岀的问题,充分体现论文的社会价值。作为高等院校毕业生来说,应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如果不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不深入实践中去考察,写出来的论文就会只有空话、套话,就会空乏无物、枯燥无味。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把这种空谈理论、缺乏生命力的文章比作旧上海滩的“瘪三〃,这种〃瘪三〃式的文章是任何写作技巧也无法使它健全存活的。乩忌外行逞能,不伦不类 前面说过,选题要适中,量力而行。这就包含着一个选择自己所熟悉、所内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问题。我们所处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特别快,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天下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爱好和特长,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所学的专业内讨论问题,说的就是内行话,研讨专业外的问题,就可能出现外行现象,自然写不出高水平的论文来。而近年来有的学员的论文偏离了专业和所学的主要课程。例如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写国际金融市场内容的不少;学政法专业的又研究小城镇建设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等等。正因为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学习基地,理论根基不深,情况不熟,结果写出来的论文,不合客观事理和逻辑,有的甚至误入歧途,得出荒谬的结论。因此,有的学员在答辩时支支吾吾”前言不答后语。9、忌观点偏激"提法不妥论文的论点,是作者思想、观点、态度和主张的集中体现。论点是论文的灵魂、统帅和纲领,评价毕业论文的首要条件就是观点正确、鲜明。因此不能随心所欲,不能违背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更不能自行其是、钻牛角尖或走极端。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由于个别学员学习不努力,未能及时掌握当前的理论动态,因而在论文中出现观点偏激,提法不妥的现象。要克服这一毛病,首先是要加强学习,努力吸取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使文章所反映出的思想、观点、见解,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在动笔之前和成文之后,都要反复推敲斟酌,看确定论点的总的立场观点是否正确,有无问题;要看文中的主要提法是否妥当,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没有片面的、武断的、不实事求是的地方。如果发现了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10、忌抄袭代劳,坐享其成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创造性、自主性劳动,论文篇幅有一定的要求,写作时间又有严格的限制,对于平时动笔较少的学员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的学员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和依赖心理。他们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思考研究、独立完成,而是通过东拼西凑,抄袭组织成文。更有甚者,全文抄袭报刊、杂志、网上现成的论文,或干脆请人代写。正由于作者未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对所抄内容不理解,虽论文写得好,但答辩时不堪一问,无言以对。对于一个真正想充实自己本领的人,应该珍惜毕业论文写作的机会,对棘手问题可以请老师或他人指导解决。借鉴别人的文章是可以的,但要在自己理解、体会的基础上,先吸取其中的营养,再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千万不要抄袭别人的文章或请他人代笔。这不仅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11、忌弄错文体,不象论文 论文是议事论理,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理论性文体,它要求通过材料和逻辑推理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辩明是非曲直,它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而有的学员对文体把握不准,未弄清论文和其它文体的区别,因而写岀来的论文,有的像调查报告,有的像经验总结,有的甚至像报告文学。如有一篇关于《企业改革要以人为本》的文章,作者从报刊、杂志和网上搜集了中外企业举贤授能、重视人才、终于走向成功的几十个典型事例,用文学性语言描写叙述,而一点也没有对事例加以分析,没有生发开去论证观点、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的文章,与其说是论文,倒不如说是“故事会〃。因此,把握论文的文体特征,弄清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12、忌语言、标点出错,格式不整语言错误不行。格式错误。字体错误。标点错误。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发挥着与文字同样的功能。运用得正确,可以十分准确地表情达意。反之,如果不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将会损害语意的表达。忽视标点符号的恰当使用,是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一种通病就是一顿一点到底,论文写完了,还是一个顿号;另一种情况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当用而不用,当用顿号却用逗号。这些现象在论文初稿阶段尤为突岀。关于文面的规范、标准、格式问题,目前各高校未提岀统一要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可电脑打印,也有的学校要求用手工眷写。大部分高校为了学生能积极投身于毕业论文写作的综合训练中去,要求统一手工眷。于是就出现了有的论文标题位置不当,字迹潦草,文面不整、不洁等现象,造成阅读困难。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汇总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定量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数量研究法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探索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 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系统科学方法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