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0.50 KB
  • 2022-05-11 18:36:45 发布

第三章电气控制线路设计.ppt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章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二、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一般原则1)最大限度地满足机电设备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2)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使线路简单、实用,尽量选用常用的且经过实际考验过的电路;3)保证控制安全,具有各种必要的保护装置和联锁环节,便于操作和维修。一、电气控制电路设计方法设先设计主电路,再设计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及局部照明电路等。 三、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确定电气设计的技术条件;2、选择电气传动形式和控制方案;3、确定电动机的类型、容量、转速和型号;4、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5、选择电器器件,制定电动机和电器器件明细表;6、设计电动机、执行电磁铁、电气控制元件,以及监测元件的总布置图; 7、设计电气柜、操作台、器件安装板以及非标准器件专用安装零件;8、绘制装配图和接线图;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和使用操作说明书。 四、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满足生产要求前提下,控制电路应力求简单、经济。1)根据自动控制工艺要求,正确选择各独立控制部分的线路和环节。2)同一电器的不同器件在线路中尽可能具有更多的公共联线,以简化电器的外部接线,缩短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长度。图3所示启停自锁回路,按钮在操作台或面板上,接触器在电器柜中,前者需由操作台引出四根导线,后者只引出三根导线。 3)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用电器器件。4)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触点以简化电路。5)在控制电路中,除其工作的必要电器通电外,其余的回路尽可能不通电,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保证控制电路工作可靠和安全。(1)正确连接电器的触点。如图3-2所示,一般情况下,线圈的一端应连接在一起,接到电源的一根母线上。同一电器的常开和常闭辅助触点靠的很近,如果分别接到电源的不同相上,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可能在两触点间形成飞弧,造成电源短路。 (2)正确连接电器的线圈。两个电器需要同时动作时,其线圈应当并联。图3-3所示,在交流控制线路中,不能串联两个电器的线圈。因它们阻抗不尽相同,造成两个线圈的电压分配不等。即使外加电压是同型号线圈电压的额定电压之和,也不允许。因电器动作总有先后,当有一个接触器先动作时,其线圈阻抗增大,该线圈上的电压降增大,使另一个接触器不能吸合,严重时将使电路烧毁。 图b中直流电磁铁YA与继电器KA并联,如图3-4所示,在接通电源时,正常工作;但断开电源时,由于电磁铁线圈的电感比继电器线圈的电感大得多,所以断电时,继电器很快释放,但电磁铁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可能使继电器又吸合一段时间,从而造成继电器的误动作。解决方法:断电时由KM常闭触点和电阻R构成放电回路,避免接触器误动作;或可备用一个接触器的触点来控制。 (3)在控制线路中应该避免出现寄生电路,如图3-5。寄生电路是电路动作过程中意外接通的电路。如图所示具有指示灯HL和热保护的正反向电路。正常工作时,能完成正反向起动、停止和信号指示。当热继电器FR动作时,电路就出现了寄生电路,如图中虚线所示,使正向接触器KM1不能有效释放,起不了保护作用。寄生电路 (4)避免电器依次动作。应减少多个器件依次通电后才接通另一个器件的情况,以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如图3-6所示。 (5)尽可能减少电器数量,采用标准件和相同型号的电器。当控制的支路数较多,而触点数目不够时,可采用中间继电器增加控制支路的数量。简化电路去掉不必要的KM1,简化电路,提高电路可靠性 (6)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电路中,正反向接触器之间不仅要有电气联锁,而且还有机械联锁。(7)设计的线路应适用所在电网的质量和要求。(8)在线路中采用小容量继电器触点来控制大容量接触器的线圈。(9)要有完善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措施有漏电流、短路、过载、过电流、过电压、失电压等保护环节,有时还应设有合闸、断开、事故、安全等必须的指示信号。 五、电路设计—条件分析法例:设计一个组合机床动力头的控制电路,要求在按下起动按钮后动力头完成以下工作循环:快进→工进→工退→快退至原点停止。(一)分析设计要求此例中动力头工作台有4种工作状态:快进、工进、工退、快退。可用M1、M2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不同的传动链来实现,其中M1为快速移动电动机其正转时为快进,反转时为快退。其中M2为进给电动机其正转时为工进,反转时为工退。其中工作状态的转换由位置开关来实现。原位终点转换SQ1SQ2SQ3快进快退工进工退 (二)主电路设计此例中有M1、M2两台电机,分别有正反转控制,均为全压起动、连续工作,无制动要求。因此设计主电路如下:SQ3原位终点转换SQ1SQ2快进KM1快退KM2工进KM3工退KM4 (三)控制电路设计条件分析法的原则:1、以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铁等的线圈为分析对象,分析其通电(起始)和断电(终止)条件,从而得出每个线圈的控制电路后经过组合和优化得出整个控制电路。2、线圈的分析顺序应尽量与控制过程的动作顺序一致。SQ3原位终点转换SQ1SQ2快进KM1快退KM2工进KM3工退KM4以此例学习条件分析法的应用:1、分析动作过程:原位→起动按钮↓→快进(KM1+)→SQ2↓→工进(KM3+)→SQ3↓→工退(KM4+)→SQ2↑→快退(KM2+)→原位SQ1↓→停止 (三)控制电路设计2、分析接触器线圈的起始和终止条件:1)KM1:起始条件—起动按钮SB2↓终止条件—SQ2↓2)KM3:起始条件—SQ2↓终止条件—SQ3↓3)KM4:起始条件—SQ3↓终止条件—SQ2↑4)KM2:起始条件—SQ2↑终止条件—SQ1↓KM2会在电路开始通电时就通电,这种情况应增加起始条件:当KM4+时松开SQ2,即((KM4+)+(SQ2↑));因而KM4终止条件调整为KM2+。快进工进工退快退当SQ1↓,SQ2↑,但KM4-,即工退未开始时,不能快退;工退时,SQ2未↑,不能快退,工退结束SQ2↑,才能使KM2+,开始快退;当SQ2↑,KM2+,切断KM4-,停止工退。 3、组合与优化:增加连锁与保护环节,急停按钮等原位终点转换SQ1SQ2快进KM1快退KM2工进KM3工退KM4SQ3 思考题?设计一个组合机床磨削头的控制电路,要求在按下起动按钮后动力头完成以下工作循环—前进→磨头启动磨削30s→快退至原点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