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5-11 18:29:49 发布

市政工程中道路设计方面问题的浅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市政工程中道路设计方面问题的浅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道路是城市的血管,其通畅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市政道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平坦舒适的道路不仅利于城市景观的建设,同时也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市政道路是人民群众出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行车的安全性,所以做好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刻不容缓。市政道路设计需要设计者眼界开阔、经验丰富,要有前瞻性,并不断进行学习。本文通过剖析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存在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随着快步向前。车辆数目逐年增加,不仅增加了道路交通的压力,还由于车辆行驶带来的空气和噪音污染破坏了城市整体环境。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除了保证道路必须的交通能力外,还要考虑通过有效途径(例如:修建绿化带、估算道网密度、消音隔离措施)减少车辆对于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于道路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7 前言一市政道路设计前期的注意事项道路系统总平面设计、各组团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以及交叉口竖向设计等内容共同构成了道路系统施工图设计。对于整个施工图设计而言,系统总平面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整个城市路网所涵盖的范围都在它上面得以体现,各条道路的平面位置以及车道组成情况等内容必须在总平面设计上体现,各组团道路的平面设计为各条道路的施工提供了准确的定位,是施工测量放线的重要依据;上层次道路网规划中的规定要满足之外,机动车行驶及消防的要求在道路平面设计中也应该考虑到,根据现场的实际需求增加消防通道,一般车道的宽度应该大于三点五米,其中道路的转弯半径应该大于十五米;圆曲线的设计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尤其要注意,其半径的大小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车速的要求;道路排水的走向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上体现,排水走向与场地设计平整标高互相影响,因此在设计时为了满足排水管线纵坡坡度设置等设计的需求首先要确定道路的关键控制点的标高。道路的车道宽度设置是在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每条车道取三点五米,车道的横坡坡度取1.5%~2.0%,确保道路符合相关的规定。二市政路线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7 2.1道路设计的平面问题需要考虑较高车速下的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实际施工情况,土石方量要尽量的小,同时做到和周围环境的顺利接洽,与广场之类的衔接要平顺;再设计的时候,坡度不宜过大,需要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爬坡能力,换句话说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以及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连续性这些问题再设计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问题在旧的路面改造工程中,过分强调6v的最小直线长度将浪费大段老路造成新的拆迁量,使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幅提高;为了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将道路曲直有机结合,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景观协调美感,这样交通功能和生态环境两方面的因素都得到了照顾,这点在一些山地城市里应该特别重视,直线过长容易引发视觉疲劳以及对环境的赤裸破坏。2.2市政道路的纵断面设计7 不能仅考虑工程的投资费用,纵断面设计要求在整条路线上紧密配合平面线形,力求采用缓和的纵坡,做到线形均衡、协调、连续、舒顺,以利于车辆安全、经济、舒适地安全运行;另外道路在保证技术要求下,应充分结合地形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暴雨考验着城市的排水系统,偶然出现的强降雨将会使很多城市的道路积水严重,有些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有些城市的道路在水位较高的季节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道路纵断面设计偏低造成的。2.3旧路改造旧路改造中的平纵组合条件受限时,尤其是在旧路改造中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时,不应片面强调“平包纵”。设计者在对道路进行平面设计时;有关路线设计改进建议最理想的组合就是曲线与竖曲线相对应时,变坡点对应于平曲线中点。因而在设计中,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纵面线形与平面线形的对应关系。事实上,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土石方工程数量以及满足各种构造物的标高的要求,要想做到这种对应关系很困难。2.4纵坡的分析在纵坡很缓时,纵面多次起伏并不影响驾驶员行驶中视觉的连续性,实际应用中可灵活掌握,有条件应尽力做到――对应平曲线半径超过8km,则与长直线类似,容易使驾驶员产生单调感和疲劳感,一般平曲线长度宜控制在1~3km。因此,当道路条件受到限制必须设置超高时,横向力系数μ的取值不超过0.15即可。老路改造应尽量以拟合老路为原则,条件受限时可以不“平包纵”。三路基路面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3.1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7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若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破坏;桥头跳车。桥头跳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但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处理桥头跳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加强地基(软基)处理、提高压实度、设置大尺寸搭板、设置过渡路面结构等,同时建议设计时可以加强搭板处路面结构和路基顶层的处理;路基拼接。为保证新老路面拼接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但是在河塘路段,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经常出现纵向裂缝。3.2路基路面设计①要控制道路拼接问题的出现根据理论计算和近几年道路实际使用情况分析,需要控制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在施工的时候建议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沉降增加值应该小于千分之五;②采用间接拼接方式,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纵断面分离的路基拓宽设计,将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放宽,按照新建路基处理。既降低了填土高度,减少新征用地,又降低了软土地基处理费用;③土工格栅在路基拼接中应用时,为了保护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20cm处铺设的格栅,设计时应该提出合理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压实路基时不能使用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只能另找场地拌和后再运来摊铺压实。7 四市政道路设计中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4.1关于车道宽度的设计问题汽车保有量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提高,市政道路的交通组成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先道路主要以大车和客车为主,先进已经转变为小车私车为主的形式;现行的市政道路设计规范主要是针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车指定的,相较于现在行车道宽度以及转弯半径都有些偏大,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对土地的利用会明显不合理,造成一定程度土地资源的浪费。4.2人非共板的设计问题人非共板路指的是把非机动车和人行道合并成一条道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车辆堵塞现象,保证机动车车道的行驶安全;但这样做的不利之处在于,给行走在上面的行人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现如今,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无污染,电动车的大量普及,导致出行时候选择电动车的人数量大增,电动车行车速度快且没有多大噪音,会给行走在上面的人造成很大的潜在威胁。五结束语7 城市道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进程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好的设计源自优秀的设计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城市道路设计也变得愈发重要。市政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是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相信只要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城市形象得以改善,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