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23 KB
  • 2022-05-11 18:29:33 发布

长沙市绿色道路设计导则

  • 6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长沙市绿色道路设计导则(试行)长沙市建设委员会二ОО九年三月 前言导则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导则。本导则主要内容:总则、道路平纵横设计、路基路面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交通设施设计、道路水系统设计、道路景观工程设计、道路照明设计。本导则由长沙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和长沙市规划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10楼,邮政编码:518049,EMAIL:keylab168@126.com;长沙市曙光中路181号,邮政编码:410007,EMAIL:csghy@163.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编写人员:叶青吴建武鄢涛常柱刚刘俊跃王莉芸谭春华周凌峰肖和华李谆朱红涛马晓雯张民唐生誉段彦频吴珍珍 目录1总则...........................................................................................................................12道路平、纵、横设计...............................................................................................32.1设计原则.............................................................................................................32.2平面设计............................................................................................................42.3纵断面设计.......................................................................................................52.4平、纵线形组合...............................................................................................72.5道路横断面设计..................................................................................................83路基、路面设计.....................................................................................................123.1设计原则............................................................................................................123.2路基、路面材料................................................................................................133.3沥青混凝土路面.............................................................................................154道路交叉口设计.....................................................................................................174.1道路平面交叉.................................................................................................175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185.1人行道................................................................................................................185.2非机动车道........................................................................................................206交通设施设计.........................................................................................................216.1标志....................................................................................................................216.2标线....................................................................................................................236.3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247道路水系统设计.....................................................................................................267.1一般规定............................................................................................................267.2道路雨水入渗系统设计....................................................................................277.3道路雨水集蓄系统设计....................................................................................287.4道路浇洒给水系统设计....................................................................................29 8道路景观设计.........................................................................................................318.1绿化工程............................................................................................................318.2道路附属设施....................................................................................................339道路照明设计.........................................................................................................37本导则用词说明.........................................................................................................38条文说明.....................................................................................................................39 1总则1.0.1为提高长沙市城市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水平,确保道路设计质量,特制定本导则。1.0.2本导则适用于长沙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工程项目设计。街坊内部道路与县镇道路可参照执行。1.0.3道路设计必须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精细化设计,做到客观、公正、准确。1.0.4绿色道路是指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材、节水),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为人们提供安全、人性化、适用、便捷通行条件的道路。1.0.5绿色道路设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合理选用标准、创作设计”、“质量第一、公众满足”的理念。1.0.6设计应分清主次指标,主要指标强制执行,次要指标灵活掌握,突破指标论证使用,对环境不构成影响的,尽量采用较高值,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巨大的,为了保护环境可突破使用。1.0.7交通性道路的设计,重在交通通畅、安全、节能,同时方便过街。生活性道路的设计,重在到达、服务、人性化与景观。1.0.8路线走向及方案选择应满足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要求。根据道路沿线用地规划,结合道路周边地形、地物和地质条件等情况,合理进行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1.0.9道路设计必须充分进行方案比选。对难以取舍及对投资有较大影响的方案,应进行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1.0.10道路设计应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关系。道路分期修建时,应做好总体1 设计,注意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相互衔接,避免工程废弃。1.0.11老路改造项目应处理好新、老部分的衔接关系,注重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做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方案,减少项目建设期间对沿线区域居民的出行及生活影响,减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1.0.12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对道路沿线区域内自然地貌、河流等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设计,防止污染水源和水土流失,使道路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统一、融入自然,注意保护古迹、古树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0.13注重道路附属结构物的绿化及生态,对道路沿线裸露的挡墙、护坡均应采取相应的绿化景观措施予以补偿,使之与环境相协调。对于道路沿线边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雨水的渗透与循环,保证道路的生态性。1.0.14根据规划和现状管线情况进行道路管线设计,管线平面、垂直间距必须满足规范要求。1.0.15行人交通系统应进行道路无障碍设计,并满足《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规定。1.0.16道路设计除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2道路平、纵、横设计2.1设计原则2.1.1根据规划并结合现状地形、地物和地质条件进行道路道路平、纵、横设计,道路设计必须满足规范要求。2.1.2道路设计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反复论证以确定道路设计等级,从而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标准。2.1.3路线布置必须满足路网整体交通功能的需求,并充分体现其合理性和经济性,因地制宜选用路线平、纵面技术标准,路线平、纵面技术指标与道路本身功能等级、区域道路网规划、地形条件相协调,在保证行车安全前提下,强调因地制宜选用技术标准,不轻易追求高指标、不片面选用高标准,但在条件允许且经济性论证可行的条件下可选用较高指标,提高道路行车质量。2.1.4线路平纵线形除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外,还须做好平纵组合设计,注意系统交通分析与组织,解决好各主要节点立交设计,妥善处理好道路与地形、城市规划的关系,处理好路、桥、隧道、立交的关系,减少线路填挖方和结构构筑物工程数量,减少对自然山体的破坏,节约工程投资。2.1.5控制建设规模,注重经济性,考虑其与环境保护的合理平衡。2.1.6处理好路线设计与征地、拆迁的关系。2.1.7贯彻城市设计理念,力求设计达到与城市风貌的融合,体现现代化城市气息。2.1.8在设计道路线形时,平面线形设计必须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1依据自然地形和特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避免高填深挖;2一般情况下,平面线形设计宜与自然等高线大致相适应,路线和结构物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3利用天然景点(如山体、湖泊、高大树木)或人工构筑物等,美化道路环境,3 使道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4路线与桥梁、隧道、立体交叉、沿线设施等构造物,应组成有特定风格的建筑群体,并利用绿化等设施改善与沿线地形地物的配合,消除对自然景观的破坏;5在道路建设中要避开受保护的景观空间(风景区、疗养区、保护区等),并避免割断生态景观空间(河流、小溪、森林、沼泽地等)之间的联系。2.2平面设计2.2.1在设计道路平面时,在既有规划线形的基础上,应进行详尽的实地考察,充分考虑对现状山体、水系、湿地与绿地、文物古迹等的保护,必要时可适当调整规划平面线形。2.2.2在设计道路平面时,应考虑对山体的保护。1道路选线应最大限度保留形态好、植被好、地质条件稳定的自然山体,突出原生自然风貌;2结合道路线型走向,在道路交叉口或道路对景、背景处选择合理的山体,体现步移景异的园林造景特点;3道路可采用半路半桥的形式通过。机动车道设置于高架桥,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设置于地面;4在必须开挖山体的情况下,宜采用合理的边坡支护形式,以维持山体原貌为原则,避免人工开挖的痕迹。2.2.3道路平面设计应考虑对水系、湿地与绿地的保护。1避免堤坝式引道对滨水廊道及水系的阻断;2在滨水廊道及景观植被良好的城市绿地、湿地地段可采用高架桥的方式保持景观连续性;3经过湿地的道路应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4在道路设计中应避让现有古树名木。2.2.4在道路选线中要避开文物古迹,不得在文物古迹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修建道路。2.2.5在设计道路时,应对建设用地进行调查,针对道路可能对动物产生的影响,依据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地形地貌,考虑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规律、生活4 习性,可在道路沿线设置路基缓坡、桥梁下方、隧道上方和路基平交缓坡通道等多种形式的动物通道。1动物通道的数量、选址、模式和宽度等,都需要依据区域内动物物种的类型、迁徙规律和公路两侧地形地貌最终确定;2在动物通道入口两侧可增设防护网,对动物进行导向指引,使其从保护通道内安全通过。2.2.6道路平面线形中直线段长度、平曲线长度及半径、过渡段方式及长度均应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的要求。2.2.7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一般城市道路平面道路上不设置缓和曲线和超高)。2.2.8设置分隔带及缘石断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快速路中间分隔带在大型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道路下挖路段以及不同路基的分离(汇合)处,应设置中央分隔带开口。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应视需要而定,最小间距应不小于2km。开口长度应视道路宽度及可通行车辆确定;2快速路上两侧分隔带的断口间距应按变速车道要求设计,符合匝道最小间距设置要求;3主干路上两侧分隔带断口间距宜大于或等于300m,断口最小长度宜采用6m;4应严格控制快速路、主干路的路侧带缘石断口。两侧建筑物出入口宜设在支路或街坊内部路上。缘石断口位置应离开交叉口,间距应大于60m。2.2.9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km/h的路段需加速合流或减速分流时,应设变速车道,变速车道长度经计算确定。2.3纵断面设计2.3.1纵断面设计应满足如下规定:1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地下构造物及沿线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起伏不宜频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5 3新建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及车辆废气排放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土方优先考虑就近平衡或道路内部平衡,无条件时可考虑本区域内与其他工程土方平衡;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5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1)路线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当受规划标高限制不能提高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2)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3)沿河改建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位于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0.5m。但岸边设置拦水设施时,不受此限。位于河岸外侧道路的标高应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要求,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4)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5)道路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难地段纵坡度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2.3.2机动车最大纵坡、纵坡长度、变坡点竖曲线的设置均需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的要求。2.3.3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的要求限制坡长。2.3.4人行道的坡度分别有纵坡、横坡、斜坡道及路口转角斜坡道等多种状况,应在满足安全、无障碍通行的前提下,根据实际环境设计坡度。1若人行道因地形关系采用非水平式设计,在考虑无障碍环境的前提下,建议以坡道取代阶梯式设计;1)人行道纵坡坡度不宜大于12%,宜小于5%。坡度大于8%应设置一休息平台,其平台间距不得大于30m,平台坡度不得大于2%,长度至少3m。2)坡道侧可设置扶手供行动不便者辅助前进使用;3)坡道的两旁及平台处设置路缘石宜高出坡道面10cm。2人行道横坡坡度不应小于0.5%,不应大于4%,一般可取2%;6 3横越人行道斜坡道应满足以下要求:1)供汽车进出的斜坡道,其宽度最小为2.75m,最大不可超过8m;如供自行车、轮椅、婴儿车进出,其宽度最小为1.5m;2)斜坡道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0%;3)斜坡道设计位置应与附近巷道的出入口、公共场所(医院、学校等)、过街人行道、无障碍停车位等要素相协调。2.4平、纵线形组合2.4.1道路平、纵线形组合应满足如下原则:1应使线形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3合成纵坡应组合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2.4.2平纵线形组合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平曲线宜与竖曲线相互对应,且平曲线宜稍长于竖曲线;2竖曲线半径宜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以上。随着平曲线半径的增大,竖曲线半径的放大倍数也宜增大;3平曲线缓而长、竖曲线坡差小于1%时,可不要求平、纵曲线线位的对应,平曲线中可包含多个竖曲线或竖曲线略长于平曲线;4条件受限制时选用平面、纵断面的各接近或最大(最小)值及其组合时,应考虑地形、技术指标运用等对实际行驶速度的影响,其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不应大于20km/h;5合成坡度的控制应与线形组合设计相结合。有条件时,最大合成坡度不宜大于8%,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2.4.3平纵线形设计中应避免的组合:1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急转的平曲线或反向平曲线;2长直线不宜与坡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长的竖曲线不宜与半径小的平曲线组合;3长的平曲线内不宜包含多个短的竖曲线,短的平曲线不宜与短的7 竖曲线组合;4纵面线形应避免出现驼峰、暗凹、跳跃、断背、长直线或折曲等使驾驶员视觉中断的线形,或在驾驶员视线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曲线或竖曲线。2.4.4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60km/h的道路,应注意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2.4.5线形设计应满足如下与环境、沿线设施相协调的设计原则:1线形设计应充分考虑到速度对视觉的影响,尤其对城市快速路线形设计更应与周围环境相配合;2道路线形应充分利用地形、自然风景,尽量少改变周围的地貌、地形、园林绿化、城市建筑物等景观,使道路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3道路两侧的绿化可作为诱导视线、点缀风景以及改造环境的一种措施而进行专门设计,但应满足道路视距的要求;4路线设计时应考虑标志、标线的设置,并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相互配合;标志标线的设计应力求准确,确保交通安全,充分体现路线设计意图。2.5道路横断面设计2.5.1设计原则2.5.1.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设计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2.5.1.2横断面设计应注重道路功能设计,提高城市道路的宜人氛围。1地面常规公交在各类道路上都应体现优先性,提高公共交通可达性,方便居民出行;2干路为满足管线布设等非交通功能而增加的路侧带、人行道宽度可设为绿化带,以改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道路的宜人氛围,减缓机动8 车交通带来的噪声、尾气等环境污染;3考虑步行友好,注重街道景观设计,注重连续安全步行系统建设,主次干路必须设置分隔带和行人、自行车过街安全岛,以提高道路安全性,体现道路为广大居民服务的最基本功能。2.5.1.3横断面设计应合理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节约道路用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2.5.1.4横断面设计应考虑近远期结合,合理确定非机动车道及车行道宽度,保护城市特色。1考虑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且非机动车道资源可适应将来的车道功能转变;2减少废弃工程,预留管线位置,减少管线的二次迁移,应对分期建设与一次建设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论证。2.5.1.5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2.5.2横断面布置2.5.2.1横断面设计应满足遵循以人为本、行人与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合理考虑各车种和行人的路权范围及宽度。2.5.2.2城市快速路横断面布置型式分为地面整体式及分离式两种或上述两种型式的组合。设计时应根据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选用。2.5.2.3道路横断面型式选择宜考虑以下因素:1地面整体式断面布置适用于地势平坦、道路红线较宽或拆迁较少的新建城区;2分离式断面适用于横向地势较陡的沿山道路、沿江沿河道路及拆迁受限制地区的道路,宜依地形左右幅分离布置;3高架路断面一般适用于建筑密集区、用地拆迁受限制、红线宽度较窄、交通流量大、路口间距较小的快速路,选用时应按交通发展、用地范围、地形条件、立交设置、出入口设置、以及环境协调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谨慎选用。若选用则必须采取噪声防治与立体绿化等环境保护措施;4隧道式断面适用于新建道路路段通过大型建筑群并对城市景观要求高,或重点文物保护区,以及穿越江河、湖泊、铁路站场等地段。9 2.5.2.5桥梁、隧道断面布置宜考虑如下条件:1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大、中桥断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缩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0m。设计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的道路两侧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桥上不应设置停车带;2隧道的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隧道两侧应考虑侧向宽度,分隔带宽度可适当缩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0m。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但曲线隧道不得用标线代替。隧道中不应设置停车带。2.5.2.6横向地面起伏较大的路段,可设计为分离式断面,有分有合,以减少工程量,并与周围环境协调。2.5.2.7改扩建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可根据周边条件因地制宜,设计过渡断面。2.5.2.8规划道路横断面时应将公共设施带宽度独立出来,并考虑高度、间隔、排列方式及维修空间,并以不占用行人空间及不阻挡行人的行进路线为原则。2.5.3横断面组成宽度2.5.3.1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设计速度确定。2.5.3.2各级道路应设置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对于快速路应设置辅道以便于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2.5.3.3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中央分隔带宜采用绿化分隔带,并种植乔木。2.5.3.4道路规划单元数量宜满足表2.5.3.4的要求。表2.5.3.4路横断面基本类型功路道路规划单元数量(个)总能型中机车公非路公人宽分编央动道交机边共行度类号分车分专动停设道(m)隔道隔用车车施带*带道道带带快速路11622222254~48(主干21622202248~45路)31422202242~3841600202238~35次干路51400202236~3460400202232~3070400202230~28支路80400202226~23.510 90200202222~17注:机动车道原则上不应超出表中数量,特殊情况可增加车道,总宽度相应调整。2.5.3.5道路规划单元设置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1城市快速干道的路段上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5m;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支路的路段上机动车道宽度一般为3.25m~3.5m;2平面交叉路口进口道受现有道路宽度限制时,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可采用3.0m~3.5m,当大型车辆混入率小于15%时可取下限。特殊情况其宽度不应小于2.8m;3平面交叉路口出口道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m,但出口道只有一条车道时不应小于3.25m;4非机动车车道最小宽度不应低于1.5m(详见表2.5.3.5)。表2.5.3.5道路规划单元设置尺寸推荐表单位:m项目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隔带开口间距600300100-人行道宽1.5~41.5~41.5~3.51.5~2.5机动车道宽3.53.253.253非机动车道宽2.52.52.51.5中央分隔带宽1.5~41.5~41.5-车道(快慢)分隔带宽≥0.5≥0.5≥0.5-公交车停靠空间宽3~3.53~3.53~3.5-路边汽车纵向停车空间宽2.52.52.52.5路边非机动车横向停车空间宽1.5~21.5~21.5~21.5~2公共设施带宽1.51.51.51~1.511 3路基、路面设计3.1设计原则3.1.1路基、路面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的原则,选择结构合理、技术经济可行、降低噪音、施工方便、维修养护便利、且适用于本地区特点的路面结构形式,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路面结构设计。3.1.2高等级道路应采用柔性路面。3.1.3路面面层类型的选用应符合表3.1.3的规定。表3.1.3路面或铺面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面层类型适用范围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停车场、沥青混凝土人行道、商业街、文化街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停车场、水泥混凝土人行道、商业街、文化街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支路、停车场、人行道砂石路面支路、停车场、人行道支路、停车场、人行道、商业街、步行街、条、块石路面文化街注:沥青混凝土含透水(降噪)沥青混合料3.1.4快速路、主干路路基路面不宜分期修建。软土地区可能产生较大沉降的路段,以及初期交通量较小的道路可以“一次设计,分期修建”实施。3.1.5路基路面排水应符合以下规定: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综合规划、合理布局,并与道路排水系统相协调,防止污染水源;2根据道路等级、气候、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设置必要的地表排水,路面内部排水、地下排水等设施,并与沿线排水系统相配合,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12 3特殊地质环境地段的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必须与该特殊工程整治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设计;3.1.6路基路面排水可采用浅碟边沟的形式。3.2路基、路面材料3.2.1路基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1路基路面应根据道路功能、道路类型、交通量,结合沿线气候、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2路基必须密实、均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应结合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路基稳定;3路基工程应遵循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原则,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4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相协调,避免深挖、高填;5路基合理利用当地材料,优先选择工业废渣混合料、建筑市政废渣等废弃材料。循环利用材料重量占基层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应低于10%;6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系统、防排水设施和防护设施的设计;7对于特殊地质和水文条件的路基,应查明情况,分析危害,结合本地成功经验,采取综合措施,增强工程可靠性;8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3.2.2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粒径应满足规范要求。1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2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3.2.3挖方路基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坡率:一般残积或坡积状全风化岩层,挖13 方边坡采用1:1;强风化的岩层挖方边坡采用1:0.75;中风化的岩层挖方边坡采用1:0.75~0.5;弱风化至微风化的岩层挖方边坡,采用1:0.5~0.3。深挖路堑应进行边坡稳定验算。3.2.4路基边坡设计本着“安全、经济、环保”的原则,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和不同地质情况边坡坡率的设置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不采用单一坡率,为绿色防护创造条件。1路基边坡采用生态护坡结构,保证快速形成绿化景观效果;2高边坡设计应根据地质钻孔资料进行高边坡稳定的计算,避免滑坡、塌落事故的发生,8m以上的护坡和挡墙应组织专项设计审查;3边坡的设计应采用生态、绿化处理的边坡处理方式,避免采用砌石等影响生态景观的护坡形式。受用地、地形影响的路段,可采用挡墙、锚杆、土工布等支护的形式;4边坡设计应考虑对植物友善,利于保持水土,形成良好的生态边坡系统。3.2.5路基填挖交界处理,为保证填挖过渡段路基的整体稳定,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采用冲击碾压、挖台阶、设置土工格栅或结合采用的综合处理措施。为减少填挖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路面整体稳定和强度,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路基底部应挖成宽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设2%向内倾斜的坡度。3.2.6路基设计高度应满足如下要求:1路基高度设计应使路肩边缘的路基相对高度不低于路基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并考虑冰冻的影响;2沿河及浸水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雍水高、波浪侵袭高度和0.5m的安全高度。3.2.7土质路基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3.2.8深挖、高填路基边坡路段,必须针对其工程特性进行路基防护设计。对存在稳定性隐患的边坡,必须进行稳定性分析,采取防护措施。3.2.9一般情况下,人行道应采用透水路面。1路面可选择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路面形式;2黏土层地区、管线埋设深度不足时可设计硬底软面,并配合渗透排水管、渗透井及渗透侧沟等方式达到路面透水保水功能。14 3.2.10有条件时,非机动车道宜采用透水路面,机动车道可采用重型排水型沥青路面。3.2.11透水混凝土的铺设,应在比较和研究交通条件、路基条件、气象条件、施工性、综合环境后决定铺设构造。3.2.12本着“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合理、施工可行、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设计指导思想,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软基处理的设计。1工后沉降量根据道路等级和道路一般路段、桥台背后、涵洞及其它构造物等不同路段分别提出沉降量要求;提出路基处理交工面承载力要求;2桥台背后应防止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结构物基底承载力要满足要求;3耕土、人工填土、软-可塑状粘土、淤泥等软土厚度小于3m,可采用浅层换填,换填土分层碾压进行处理,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4深层的处理可采用强夯和强夯置换法、搅拌桩处理法、堆载预压法、动力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处理、注浆法等。3.2.13堆筑工程弃方防治交通噪声,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对用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并注重与景观协调;2工程弃方堆筑边坡坡度应根据当地土质条件、地形、地物确定,堆筑体应压实,保证稳定;3采用建筑垃圾或工业废渣等废弃物堆筑时应用土壤包覆,不得外露,并及时绿化;4堆筑体表面应绿化,有条件时应在其表面及周围作美化栽植。3.3沥青混凝土路面3.3.1沥青路面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沥青路面可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三个主要层次;2面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抗水损害及良好的表面特性;3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并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4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5沥青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良好的行车15 舒适性、安全性和车辆运行的经济性,并尽可能减少对道路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3.3.3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与指标的选用应满足如下规定:1沥青路面设计应选用多种损坏模式作为临界状态和选用多项设计指标;2沥青路面设计宜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按设计荷载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量不超过路面任一结构中材料所容许的范围来选择和确定路面结构层的组合及其尺寸。3.3.3沥青路面的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1沥青面层应具有抗车辙、抗低温开裂、抗疲劳(耐久)、抗剥落的品质,以及平整、抗滑、耐磨、低噪声的表面性能;2沥青路面的基层、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冰冻地区应具有一定的抗冻性;半刚性材料基层应具有较小的收缩(温缩和干缩)变形和较强的抗冲刷能力。3.3.4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应符合下述原则:1按道路的等级及交通繁重程度选择面层的类型和厚度;2满足对各结构层(面层、基层和垫层)的相关功能要求;3适应各结构层的荷载应力分布特性;4考虑水文状况的不利影响;5结构层数和各层厚度要适当,以便于施工。3.3.5沥青面层各层材料组成应符合如下技术要求:1表面层应具有抗车辙、抗开裂、抗滑、密实、基本不渗水、耐磨耗、降噪等性能;2联结层上层,要考虑荷载和温度影响,应具有抗车辙、抗开裂、密实、基本不渗水的性能;3联结层下层,要抵抗重复交通荷载引起的疲劳、抗车辙、密实、基本不渗水、抗水损害能力要强。16 4道路交叉口设计4.1道路平面交叉4.1.1平面交叉口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平面交叉口的位置宜选择在两相交道路的直线段上,交叉口功能区内不宜设置曲线端点、桥梁和隧道起点,当无法避免时,应保证功能区范围内视距要求;2应根据相交道路等级、线形、交叉口用地条件等因素决定平面交叉口的形状,不宜出现错位、畸形或超过四路的交叉口,如无法避免时应采取改善措施;3平面交叉口相交道路应尽可能正交,斜交时应不小于70º;进行局部改善时应根据主交通流优先的原则进行;4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渠化方式应根据相交道路等级、交叉口功能定位、交通量、交通管理条件等因素决定;5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不应压缩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恶化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的通行条件;6在交叉口功能区范围内不应设置街坊出入口、公交停靠站等设施。4.1.2平面交叉口设计应满足《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要求。17 5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5.1人行道5.1.1人行道设计应根据其功能定位及周围用地性质,考虑布置绿化带和设施带的需要,结合居民出行需求、道路景观需求、城市发展要求及环保要求,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而确定。总体上应满足安全性、舒适性、连续性、地域性的要求。5.1.2人行系统除应具备安全、便捷的步行流线外,宜兼具联通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构建城市景观带、完善道路生态绿化系统等功能。5.1.3改造的城市道路可增设人行道。若道路空间紧张,可人车共享,但优先考虑行人行走安全。5.1.4人行通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的安全和通畅要求,应根据预测人流量计算确定,车站区域应为0.9m的倍数,其余区域宜为0.75m的倍数。最小净宽在车站区域不得小于1.8m,其余区域不应小于1.5m。5.1.5人行道在净空要求范围内不得设任何障碍物,其净高应不小于2.5m。5.1.6人行道与车道间应设置缘石、标线加车道屏、围栏或植槽绿篱等隔离装置或将以上几种方式做不同的组合运用。5.1.7缘石宜采用立式,出入口宜采用斜式或平式,有路肩时采用平式。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缘石应做成斜式或平式,便于儿童车、轮椅及残疾人通行。缘石材料可采用坚硬石质或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5.1.8除隧道内线形弯曲路段、桥梁人行道侧面、陡峻处等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路段外,其他道路缘石高出路面边缘不应超出15cm。5.1.9人行道与车道间应设置缘石、标线加车道屏、围栏或植槽绿篱等隔离装置,人行道与路面同高时,可采用围栏等作为分隔,并避免妨碍路边停车操作或路侧商铺装卸货的需求。若人行道需要有足够的设置宽度与空间,可考虑绿篱分隔。5.1.10缘石材料应采用整体性、防撞性好的材料,避免大量采用超出道路整体建18 设标准的昂贵石材。5.1.11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其宽度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2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5.1.12人行道优先采用透水路面,并应满足整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抗滑、平整的要求。1柔性基层可不设垫层。地下水位较高,路基处于潮湿状态路段的人行道应设置垫层。面层为透水砖的人行道垫层材料宜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中砂或粗砂;2柔性基层适用于土基状况较好,碾压条件良好的路段或要求人行道结构透水的路段。砂砾(砾石砂)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53mm,并不大于层厚的70%,4.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应为30~50%,石料压碎值应不大于40%;3面层为透水砖的半刚性基层,其有效孔隙率应大于或等于12%;4市政道路人行道土基为膨胀土的区域不宜采用透水砖作为面层。透水砖的-2有效孔隙率应≥15%,渗透系数应≥1.0×10cm/s。5.1.13透水砖路面组合宜满足表的相关要求。表5.1.13透水砖路面组合结构类型透水砖结构组合组合一组合二面层√√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二灰碎石、水稳碎石√垫层级配碎石、级配砂砾√注:表中“√”代表适用的结构组合,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5.1.14透水砖路面可参考表5.1.14。表5.1.14透水砖路面构造参数结构层结构层类型适宜厚度(mm)面层透水砖60~80柔性基层级配碎石150~200水泥稳定碎石150~200半刚性基层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150~200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200~250级配碎石150~200垫层矿渣、路面旧料150~2005.1.15透水混凝土构造参数可参考表5.1.15。19 表5.1.15透水混凝土适用对象与构造参数参考值构造项目适用对象上层透水混凝土厚度下层0~40级配(mm)碎石(mm)人行道(Ⅰ)人行道、自行车道60100人行道(Ⅱ)上管理车辆(最大载重量在4t以下)的人行道、60~80150自行车道停车场类停放轿车的停车场100150(Ⅰ)停车场类停放轿车与大型公交车(Ⅱ)的停车场、轻交通路150150(大型用车)车道类大交通量轻交通路160~2001505.2非机动车道5.2.1非机动车路网应由道路两侧的自行车道(或自行车人行道)、街坊路、小区内道路等共同组成可连续行驶的网络。5.2.2主干道和快速路的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之间应进行物理隔离。交通量较大的支路可根据条件设置机非隔离设施。公交车站应与自行车道隔离,避免进出站公交车辆对自行车的干扰与威胁。5.2.3非机动车道设计应考虑实现远期非机动车道功能的转换。5.2.4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应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5.2.5公共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公交车站与重要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的道路,应根据需要就近设置足够的、方便的自行车停车设施。5.2.6自行车道宽度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并应满足有关非机动车道的规定。1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自行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2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自行车道宽度宜为3.5m,支路宜为2.5m,最低宽度不应低于1.5m。5.2.7自行车专用路应根据条件按设计速度15~20km/h的要求进行线形设计,并应设置安全、排水、照明、遮荫等设施。20 6交通设施设计6.1标志6.1.1警告标志6.1.1.1一般规定1警告标志至危险地点的距离,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按表6.1.1.1选取;表6.1.1.1标志的前置距离设计速度(km/h)71~10040~70<40标志到危险地点距离(m)100~20050~10020~502警告标志应设置在通过技术判断认为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容易造成驾驶者错觉而放松警惕的路段;同一位置连续发生同类事故的路段;3所有道路上设置的警告标志均应采用三级或以上的反光膜。6.1.1.2预告道路、桥梁纵断面线形的警告标志应设置在陡坡的坡顶、坡脚或影响视距的驼峰桥以前。1坡段所处的地形不利,路面防滑性能较差等情况,危及上、下坡安全或道路纵坡大于4%时应设置陡坡标志;2纵坡大于4.5%,坡长小于35m,会车视距不足14m的桥梁前应设置驼峰桥标志;3设置陡坡标志或驼峰桥标志时应配合设置限制速度标志或禁止超车标志。双向行驶的陡坡道路或驼峰桥,可配合漆划车行道中心实线或设置中央分隔墩等。6.1.1.3各类道路交通标志应优先采用太阳能标志装置。以下情况可不采用:1交通标志所在的路段受遮挡严重;2有特殊控制要求。21 6.1.2禁令标志的设置6.1.2.1市区内取消禁止停车、禁止鸣笛、禁止载货汽车及三轮机动车标志,只保留限速标志。如有特殊需要,需设置多种禁令标志,可单独设杆。信号灯路口,限速标志可与信号灯共杆;非信号灯路口,限速标志应尽量与路灯共杆。图6.1.2.1限速标志与信号灯共杆6.1.2.3减速让行标志设置条件如下:1宽度为10m以上的支路与其他道路相交(非信号交叉口),均应在支路入口部设置;2快速干道上没有加速车道的入口处可设置;3已进行了交通渠化的右转车道,转弯后没有足够加速车道的入口处可设置。4环岛交叉口的所有入口处;5其他需要减速让行的地方;6设置减速让行标志时应配合漆划减速让行标线。6.1.3指示标志的设置6.1.3.1设有人行信号标志的人行横道线的交叉口,可不设置人行横道标志。6.1.3.2设置在禁止变换车道线的起点处,当相邻交叉路口间距小于100m时,可适当缩短前置距离。若无特殊需要时,进口道车道数小于4车道可不设置分道标志。6.1.3.3长沙市常用的机非分道标志有三种(如图6.1.3.3所示)。有隔离栏杆或者绿化带隔离时,应使用A、B模式的机非分道标志;无隔离栏杆或者绿化带隔离时,应在道路入口处地面标线画出。22 ABC图6.1.3.3现有机非分道标志6.1.4设置交叉路口标志时,在主干道上一般沿行车路线的直行方向指示1~2个路名(地名),自上而下,由远而近地排列。左、右转弯各指向一个路名(地名)。其中远地名可是道路沿途所经过的该城市中的主干道名或主要集散点名等。6.1.5在道路主要路口、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出城口等交通繁忙路段应考虑设置提供及时交通信息的电子智能系统。6.2标线6.2.1根据路口交通流量、流向等情况,可增设附加专用车道,使路口进口道的机动车道数尽可能大于其相连路段上的机动车道数;一般出口道的机动车道数不应少于任何一个信号相位进口道与其对应方向的机动车道数(无专用右转信号控制的右转车流不计)。6.2.2非机动车道应设置标线,标线之间的间隔不宜大于250m,其位置及内容应明显清楚。6.2.3下列几种情况应设置人行横道线:1交叉路口;2非主、次干道上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3路段上横穿道路人流量大于500人次(高峰小时)的;4非主、次干道上的影剧院、地铁站门口;5公共汽车站台同一侧与人行道之间。6.2.4城市主、次干道路段上可设置人行横道线,并可同时设置行人信号灯等安全设施。23 6.2.5人行横道的最小宽度为3m,并可根据行人数量以1m为一级予以加宽,并满足5.1.12条的要求;人行横道的长度应横跨人行道外的道路。6.2.6路段人行横道线设置间隔,宜为150m~500m。6.2.7路段人行横道线可配合设置注意行人标志(或注意儿童标志)和人行横道标志,但在视线良好的道路上可不设注意行人标志。6.2.8遇下列情况,不应设置人行横道线:1公交站位前后30m范围内;2在视距受限制的路段、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和车行道宽度渐变路段;3设有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等供行人穿越道路的设施处,以及其前后200m范围内。6.2.9停止线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人行横道线或让行、铁路平交路口前的适当位置和左转弯待转区的前端及其他需要车辆等候放行信号的停车位置处,应设停止线;2停止线为白色实线,其线宽可选用40cm;3停止线应设在最有利于驾驶员瞭望的位置,在无人行横道线的路口,可设在主干路缘石的延长线上;设有人行横道线时,应距人行横道线100cm~300cm;4停止线应与车行道中心实线连接,并尽可能保持垂直;单向通行的道路停止线应横跨整个车行道。6.3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6.3.1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的设置应满足表6.3.1的要求。表6.3.1城市干道过街设施最大间距要求(m)用地居住、社会服商业、办公对外交通绿地工业务设施用地仓储道路类型A类B类A类B类A类B类A类B类快速路300400300450400500500600700主干道200300200350300350350400600次干道150200150250250300300400500备注:A类:中心区、副中心区、地区中心;B类:其他区域。24 6.3.2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与公交车站的间距宜小于50m。6.3.3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出入口应与附近环境协调。出入口可与商场、文体场(馆)、地铁车站、办公建筑等大型人流集散点直接连通。6.3.4人行天桥宜采用钢结构等环保结构体系。6.3.5人行天桥宜采用预制装配结构。6.3.6人行天桥应加设顶篷,顶蓬应具备遮阳与遮雨功能,顶面禁止采用透明材料。6.3.7无遮挡的人行天桥顶篷可作为太阳能集热区域。6.3.8人行天桥与地道出入口及所有分叉处应设置导向标志。6.3.9人行地道照明应选用光色好的光源。出入口应有比较高的亮度(照度)。中间部分采用调整灯距或改变光源功率等措施以调节亮度(照度)。6.3.10商业区或主要干道人行天桥与地道台阶照度宜为10~15Lux,其他道路人行天桥与地道台阶照度宜为5~10Lux。应合理选择和布设灯具,使照度均匀。6.3.11人行天桥照明应采用全截光灯具,并宜采用多开关控制。6.3.12人行地道应结合路面情况合理设置采光通风天井。6.3.13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居住区及公共建筑设置的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应设坡道和提示盲道。6.3.14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的梯道及通道必须进行防滑设计。6.3.15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大型居住区及公共建筑周边的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设置坡道有困难时可设垂直电梯。6.3.16残疾人坡道设计应满足《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要求。25 7道路水系统设计7.1一般规定7.1.1道路给水排水设计应以当地的总体规划和给水排水专业规划为主要依据,并应符合国家及省市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无给水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给水排水规划,再进行道路给水排水的设计。7.1.2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妥善解决现状水系与规划水系的衔接。7.1.3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排水专业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水体调蓄雨水,必要时可建人工调蓄和初期雨水处理设施。7.1.4在降水强度不超过规划设计强度的前提下,道路排水系统应不使车道及人行道积水,不妨碍行车安全并易于清理维护;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7.1.5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与农田排灌的关系。7.1.6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以重力流为主,不设或少设提升泵站。当无法采用重力流或重力流不经济时,可采用压力流。7.1.7工业区内经常受有害物质污染场地的雨水,应经预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能排入市政排水管渠。7.1.8城区道路雨水流量按照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按照国家规范和排水规划的要求取值。7.1.9道路排水系统的管道(渠)材质除应根据管道荷载、承压、冰冻情况、水力输送条件、地质条件等进行选择外,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用环保、节能、经济的管材。7.1.10道路排水设计应考虑地下水的排除。7.1.11道路管线工程应综合安排各类管线,合理分配管道走廊,合理处理管线交叉,满足相关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各类管线(构筑物)之间水平和垂直的最小26 净距,应根据两者的类型、高程、施工前后和管线损坏的后果等因素,按当地管道综合规划和相应规范确定。7.1.12当管廊资源紧张、管线设施复杂、地处重要节点、路面不允许开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各类管线不便于分别直埋敷设,且条件许可时,可建设管线共同沟。管线共同沟应符合各类管线的专业技术要求和消防、环保、景观、交通的要求。7.2道路雨水入渗系统设计-6-37.2.1对于土壤渗透系数为10~10m/s,渗水层距地下水位1m以上,且距离建(构)筑物基础至少3m以上,附近没有地下建筑的道路,应考虑雨水入渗系统。7.2.2对设有雨水入渗系统的道路,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雨水入渗对道路路基的影响。7.2.3道路上的降雨径流应经过相应的处理措施后,方能利用。7.2.4对于路旁为人行道且设有路牙的道路,宜选用具有拦污功能的雨水口收集道路径流雨水。7.2.5对于道路与人行道标高相同,且人行道旁设有绿地的非快速道路,道路标高宜高于绿地50~100mm,雨水口宜设在绿地内,且雨水口顶面标高宜高于绿地20~50mm。7.2.6对于人行道旁设有绿地的非快速道路,可在人行道和绿地之间设置浅草沟进行雨水的收集入渗,浅草沟的设计如下:1浅草沟断面形式多采用三角形、梯形或抛物线形;2浅草沟平面位置布置,划分汇水面积,以及分段计算排水流量按类似雨水管渠的方法进行;3若用浅草沟排放道路全部径流雨水时,雨水设计重现期应按当地雨水管道的设计重现期相关规定选取。如果除浅草沟外,还采用雨水口等其他雨水收集排放措施,则浅草沟的设计可适当减小,但各种设施综合设计重现期不应低于设计排放标准;4浅草沟的植被厚度对流量的延缓程度不同,平均草长宜为50~200mm;5沟内浅草植物应选用恢复力强,并能在薄砂和沉积物堆积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能经受周期性的潮湿和短时间淹没浸泡,尽量选择适宜当地生长且需肥少的草种;27 6浅草沟内植被浅沟设计流速应不大于0.8m/s,以避免较大流速冲倒植被并降低过滤性能;7当纵向坡度超过5%,可考虑将浅沟作成阶梯状,使纵坡坡度变缓;8浅草沟长度宜大于30m,沟底的土壤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土壤渗透系-5数不应小于1×10m/s。7.2.7对于人行道旁设有绿地的非快速道路,可在人行道和绿地之间设置渗透雨水管收集及排放雨水,渗透雨水管的设计如下:1渗透管应以水力计算为依据,其管径应满足溢流流量的要求;2渗透管材宜选用当地技术成熟类型,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用环保、节能、经济的材料;3进入渗透管内的雨水应采取适当预处理(如浅草沟、沉砂井等),减少悬浮固体含量;4渗透管设在行车路面下时覆土深度应根据荷载、冰冻、水力条件进行取值,保证管道的安全。7.3道路雨水集蓄系统设计7.3.1道路雨水集蓄设施的设置,应以城镇总体规划、排水专业规划为总指导,集蓄设施建设应与城市节约用水规划、城市水循环利用规划协调一致。7.3.2雨水集蓄系统包括雨水集流系统、雨水储存系统和供水灌溉系统。7.3.3道路雨水集蓄设施常用形式有水窖和地表蓄水池,集蓄设施形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用途、当地的经验和习惯等因素。7.3.4道路雨水集蓄设施应满足渗漏小、蓄水安全等要求,并应进行防渗处理。7.3.5在选择雨水集蓄设施位置时,应综合考虑道路沿线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小桥涵位置和雨水用途等因素,并应符合道路的排水、绿化、养护等有关规定。道路沿线的雨水集蓄设施可选择设置在以下位置:1路线的凹型竖曲线处;2路基边沟排水出口处;3暴雨径流易集中的低洼地带;4较长的低洼地带;5路线纵坡陡缓变化处;28 6陡坡急弯处;7纵断面填挖结合处;8在山坡植被稀疏的山区,雨水蓄积设施还应与小桥涵的布设紧密配合;一般在道路排水的小桥涵上、下游的低凹处设置蓄水设施。7.3.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与集流工程、蓄水工程以及供水和节水灌溉设施统一布置,用于生产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与农业措施相结合。7.4道路浇洒给水系统设计7.4.1道路浇洒给水系统水源选择的原则:1依据水量平衡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2优先选择雨水或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减少自来水等传统水源的利用率;3设有市政再生水管网的道路,应优先利用市政再生水作为道路浇洒给水系统水源;4设有雨水集蓄设施的道路,宜将集蓄池中的雨水处理后用于道路的浇洒冲洗及养护。7.4.2道路浇洒给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规定。7.4.3道路中间分车带绿地与道路旁绿带绿地应设置取水点。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置浇灌水阀,两水阀之间间隔宜为50m。7.4.4道路浇洒给水系统宜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其中喷灌适用于植物集中连片的场所,微灌适用于植物小块或零碎的场所。7.4.5道路浇洒给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应根据水源的最大供水能力、灌水器类型、地形条件、植物类型与分布等条件进行浇洒分区,不同浇洒区域之间管网布置要相对独立。7.4.6道路浇洒给水系统的管道敷设应尽量减少管道长度,少穿越其他障碍物,并考虑道路养护管理的方便。7.4.7浇洒系统的设计流量应根据植物品种、种植密度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设置湿度传感器等设施自动控制浇洒流量。7.4.8进行浇洒系统的水力计算时,应确保任意支管上的任意两个喷头处的压力29 差不能超过喷头设计工作压力的20%。7.4.9对于自动喷灌系统,宜选择低压性能好的喷头,以降低浇洒系统所需工作压力。7.4.10浇洒系统的管材和管件1浇洒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管材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2埋地浇洒给水管的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可采用塑料给水管、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3塑料管露天敷设时,应有防紫外线的措施。30 8道路景观设计8.1绿化工程8.1.1新城区新建道路绿地率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3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4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5道路绿地包含在道路红线范围内。8.1.2旧城区改扩建道路绿地率一般应满足下列标准:1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2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15%;3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10%。8.1.3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适量”的原则,乡土树种的种类和数量选用比例应大于80%。8.1.4行道树绿带不得小于1.5m,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水铺装。1乔木种植应避免种断头树,少种大树,采用干径6~8cm骨干枝完整的全冠树;2乔木树干中心至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3球灌木和花灌木树型应美观完整,间距不应小于2m。绿篱和模纹灌木,应采用冠径25~30cm的苗木,且每平方米种植不超过25株。树冠投影下的土面不宜再种植其它植物。8.1.5行道树定植株距,行道树间距应控制在8~10m,并与路灯间距成一定的比例关系。31 8.1.6行道树树池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行道树树池内径不应小于1.1m;2树池边缘宜与人行道铺面齐平,并调整人行道坡度,让雨水集中流向树池;3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或适当种植麦冬草,土壤应采用种植土壤,土面应低于树池缘石3~5cm;4树池缘石不应采用砌砖加贴面的方法;5树池内可埋设渗透排水管,并配合设置渗透井。8.1.7主干道上的中间分车绿带不得小于2.5m,次干道上的中间分车绿带不得小于2.0m。大于3.0m的中间分车绿带宜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种植,小于3.0m的中间分车绿带宜灌木、地被相结合种植。1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应配置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株距以达到防眩标准为宜,一般不得大于冠幅5倍;2两侧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2m。分车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分车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宜灌木、地被相结合;3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m至3.0m之间的范围内,其树冠不得遮挡驾驶员视线。8.1.8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濒临江、河、湖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滨水绿带亦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8.1.9道路边坡应进行全面绿化。土质边坡除植草皮外,宜种植小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形成多层次绿化。硬质边坡的绿化应采用爬藤植物覆盖,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70%。8.1.10道路范围的桥梁墩台、柱、直立式挡墙、护面墙等建构筑物应利用树篱遮挡和爬藤植物上挂下爬相结合的方式作垂直绿化,且绿化覆盖率不得低于70%。8.1.11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乔木或藤本棚架庇荫,地面应采用植草砖或其他透水地面;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风景区停车场应充分32 利用原有自然树木遮阳,因地制宜布置车位。8.1.12栽植绿化林带防治交通噪声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景区附近或有景观要求的路段,宜采用绿化林带防治交通噪声;2栽植绿化林带应结合自然环境、道路景观、水土保持规划等进行;3绿化林带宽度不宜小于10m,长度应不小于噪声敏感点沿道路方向的长度,并选择枝繁叶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树种。乔、灌木应搭配密植,乔木高度不宜低于7m,灌木不低于1.5m。8.2道路附属设施8.2.1各类道路都应设置公共设施带,其宽度以1.5m为宜,不宜小于1.0m。道路公共设施的设置种类及数量应充分考虑设置地段的人行密度、服务需求、环境特性及人的行为活动特性等因素。道路公共设施的配置不应影响行人通行安全顺畅,不得压占无障碍设施和盲道及两侧各0.5m人行道。8.2.2道路公共设施应依据道路分类、周边建筑物的特征、人行道宽度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设计,集约化布置。造型应简约,材料应具有耐久性,且能抵挡风吹、日晒及雨淋。1信号灯、指示牌及电灯杆等宜共用支柱,统一色调;2电话亭、路名牌、交通指引图、坐椅、邮箱、垃圾桶等公用附属设施应统一设计和布局,风格统一。8.2.3宽度大于3m的人行道,设1.5m公共设施带。人行道旁设置有连续行道树绿带时,交通标志杆(信号灯杆)、变电箱、路灯杆、广告位设置在行道树绿化带内;其他公共设施设置在公共设施带内。无连续行道树绿带时,交通标志杆(信号灯杆)、路灯杆、消防栓、邮筒、垃圾桶、行道树绿化、公交候车亭、电话亭、道路停车场咪表、非机动车停放亭、广告位等应在公共设施带内有序设置,其外缘不得越出设施带范围。8.2.4宽度大于2m且不大于3m的人行道,除交通标志杆(信号灯杆)、变电箱、垃圾桶、消防栓、电杆、路灯杆、杆状公交站牌、电话亭、道路停车场咪表外不得设置其他设施,其设施外缘应控制在距侧石外边线1m范围内,且至少保证1m以上的行人通道。8.2.5宽度不大于2m的人行道,不得设置电话亭、道路停车场咪表。确需设置交33 通标志杆(信号灯杆)、垃圾桶、消防栓、电杆、路灯杆等设施的,应保证1m以上的行人通道。8.2.6距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出入口处15m、距轨道交通站点的出入口处10m范围内的人行道不得设置书报亭、阅报栏。圆角范围内人行道及距圆角弧线切点外15m范围内的人行道内不得设置公交候车亭、公交站牌、公交调度亭、书报亭、阅报栏、电话亭、道路停车场咪表、非机动车停放亭等设施。8.2.7公共汽车停靠站应结合地铁、轻轨等交通站点以及学校、医院、大型小区、购物网点和大型单位进行设置。道路交叉口附近的站位,宜安排在交叉口出口道一侧,距交叉口50~100m为宜。城区停靠站间距不应超过500m。郊区不宜超过800m。8.2.8公交站台应提供宜人的候车环境。1无骑楼且有退缩空间的公交站台应设置候车亭,公交候车亭宜设置于公共设施带内,其落地宽度不得大于1.2m,亭顶边线应与侧石外边线至少保持0.3m的距离。杆状公交站牌的立杆中心线应距侧石外边线0.5m;2候车亭高程宜与车门踏步高程齐平,候车空间与人行流线宜做分隔,候车亭屋面应选择非透明材料,两侧可考虑设置遮阳板;3公交站台附近应结合候车亭设座椅、垃圾箱和无障碍设施等附属设施。站牌前后应设不小于1.5m以上的阅读空间,此净空内不应设置其它设施。8.2.9自行车停放场地应避免影响行人安全,宜优先设于路旁停车带内。当路宽不足时,可利用公共设施带的间隔空间设置自行车停放位。自行车宜直接由非机动车道进入停车位,避免由人行道上驶入。自行车停放位宜以直角式为主,与侧石直交。若因路宽不足,可设为斜角。自行车停放位与人行道间如有高差,应设置警示带,以防止行人误踏入停车位。自行车停放位与车道间如有高差,其坡度应小于1:3。8.2.10除快速路外,其他道路应沿人行道设置座椅等休憩设施,其间距不应超过200m。座椅应设置在有遮荫的场所,不得影响人行通行安全。可利用绿化带收边兼作座椅,或利用具有足够宽度的护栏或锁车架等兼作座椅。8.2.11垃圾桶宜设置于行人等候区、休息座椅、电话亭、候车亭等附近,但不可妨碍行人空间使用,城市中心区繁华街道设置间距为50~60m;其他城市道路按34 80-100m间距设置。垃圾箱应实施分类收集,分类收集的标识应明确醒目。8.2.12所有的市政道路都应设公用电话亭和消防栓,公用电话亭设置间距宜150~180m每组,消防栓设置间距不得大于120m。8.2.13所有的道路交叉口应设路名牌,条件允许可设交通指引图。交通指引图形式可设为长沙市平面地图或触摸式电子地图显示屏。8.2.14公共管线应全部地下化,地下管线维修口应统一规划。井盖应与人行道铺面平顺。井盖可配合标志符号的设计,创造地方特色。8.2.15无遮荫的城市主干道的平面交叉口处,宜在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的红绿灯等候区设置遮阳挡雨棚。遮阳挡雨棚棚檐高度不宜小于2.5m,宽度宜与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8.2.16道路中周边声环境敏感点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中的规定。当道路距噪声敏感点较近、用地受限且环境噪声超标5dB以上时,应采用声屏障等隔声措施。穿越居民点、学校等噪声敏感区域的快速道应采用声屏障等隔声措施。8.2.17声屏障的高度、长度应根据噪声衰减量、屏障与声源及接受点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道路线形、地面因素等进行设计。1当声屏障长度大于lkm时,应设紧急疏散口;2声屏障应靠近声源,或靠近受声点,或可利用的土坡、堤坝等障碍物进行设置。路堤地段声屏障内侧距路肩边缘不宜大于2m,路堑地段则应设在靠近坡口部位,桥梁地段可结合护栏一并设置;3声屏障材料应具备隔声、高强、低眩、耐久、耐火、耐潮等性能。当采用吸声型声屏障时,声屏障吸声屏体结构的降噪系数(NRC)应大于0.5;4城市用地允许时,应在声屏障前后栽种各种植物。8.2.18声屏障的形式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声屏障按外形可分为直立型、折板型、弯曲型、半封闭或全封闭型,设计时应根据环境要求和现场实施条件,本着经济有效的原则合理选用;2噪声敏感建筑为多层建筑且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大于40m时,可采用直立型或折板型声屏障,其等效高度不应低于路面2.5m;3线路两侧高层建筑密集的路段与城市的高架桥处宜设置半封闭型或全封35 闭型声屏障;4可因地制宜建造透明声屏障。28.2.19道路绿地面积大于2万m时,在规划设计时应将工具房纳入建设范畴。2道路绿地面积大于4万m时,在规划设计时应配置管理用房。36 9道路照明设计9.0.1长沙市道路照明设计应满足《长沙市市政道路绿色照明设计导则》的要求。9.0.2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大于表9.0.2的规定。表9.0.2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功率密度值车道数照明功率密度值对应照度值道路级别2(条)(W/m)(lx)≥60.9030快速路<61.10主干路≥60.6520<60.75≥40.6015<40.80次干路≥40.4010<40.50≥20.5010<20.55支路≥20.408<20.45注:1功率密度值比《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中的规定值降低约10%。2本表仅适用于高压钠灯,当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时,应将表中对应的LPD值乘以1.3。3本表仅适用于设置连续照明的常规路段。4设计计算照度高于标准值时,LPD值不得相应增加。37 本导则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导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导则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38 长沙市绿色道路设计导则条文说明39 目录1总则..........................................................................................................................412道路平、纵、横设计..............................................................................................413路基、路面设计......................................................................................................464道路交叉口设计......................................................................................................505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506交通设施设计..........................................................................................................527道路水系统设计......................................................................................................548道路景观设计..........................................................................................................569道路照明设计..........................................................................................................6240 1总则1.0.2本条对本导则的适用对象进行了规定。1.0.4目前国家还没有绿色道路的明确定义,本导则所指的绿色道路借鉴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强调全生命周期(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维护、拆除等一系列过程)对土地资源、能源、材料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充分保护环境与自然,降低各类排放与污染,同时可满足安全、人性化、适用与便捷通行等要求。绿色道路强调公交导向与行人优先,提倡为绿色交通工具提供通行条件,这些理念在本定义中分别以人性化和便捷通行条件加以总结概括。1.0.5“灵活设计(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创作设计”是达到“安全、环境和谐、节约资源、质量优良”的主要手段。设计必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拆迁的原则,结合长沙和国内经济、技术条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注意与其它建设工程的协调,使本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2道路平、纵、横设计2.2平面设计2.2.1线形应根据地形、地质、地物及各控制因素的要求,结合工程的大小,尽量缩短路线长度,以取得运输与工程经济效益。对于古物、名树等要考虑保留,如调整线形或变更局部路段的布置。2.2.5动物通道主要有以下几种:1涵洞式生物通道1)湿地与河流的路段需采用涵洞等连接手段,确保动物的自由迁移。涵洞要求能保持道路两侧水的流通,并尽量呈现自然状态。2)为两栖动物准备的通道可设计为直径1.5m左右的管状涵洞,涵洞长度不宜大于30m。可采用混凝土涵箱形式。3)涵管的尺度适当放大则成为桥涵,其尺度上限一般为8m宽。4)涵洞式生物通道宜兼具过水功能。可在涵管侧壁的水位线以上安装一定宽度的挑板,作为洪水时期的动物应急通道。2路下式生物通道41 1)根据动物活动轨迹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桥梁,并使桥下陆地保持连通。2)路下式生物通道其空间跨越的尺度应根据不同的物种对象而有所区别,桥梁跨幅一般不宜小于8m,且桥梁的结构体布置应保证视觉贯通。3路上式生物通道1)宜设置于被道路切断的山体处,在道路上方设桥并将两侧山体连接为一体。2)桥面应覆土种植。其宽度宜在50m以上,并应在桥两侧密植灌木。2.2.6为了确保车辆行驶的畅通、安全、迅速、经济和舒适,必须合理设置圆曲线半径。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物已经形成,故尽可能不设超高,以免与建筑物标高不协调而影响街景美观。城市道路一般尽可能采用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以便不设置缓和曲线。2.3纵断面设计2.3.1城市道路通常低于两侧街坊,两侧街坊的雨水排向车行道两侧的街沟,然后顺街沟的纵坡流入沿街沟设置的雨水口,再由地下的连管通到雨水管道排入水体。因此,道路最小纵坡应是能保证排水和防止管道淤塞所需的最小纵坡,其值为0.3%。若道路纵坡小于最小纵坡值,则管道的埋深必将随着管道的长度而加深。为避免其埋设过深所致的土方量增大和施工困难,就需要在管道的一定距离设置泵站。所以,城市道路的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0.3%。如遇特殊困难,其纵坡必须小于0.3%时,则应设置锯齿形街沟,保证路面排水畅通。2.3.3城市中非机动车主要是指自行车,其车行道也应考虑恰当的纵坡度与坡长。自行车爬坡能力低,因此,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上,应按自行车爬坡能力控制。2.4平、纵线形组合2.4.1平纵线形组合是指在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满足视觉和心理方面的连续性、舒适感,研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良好的排水条件。所以,线形设计不仅要符合技术指标要求,还应结合地形、景观、视觉、安全、经济性等进行协调和组合,使道路线形设计更加合理。2.4.2本条款是平纵线形组合的基本要求。平纵线形组合原则上应“相互对42 应”,且平曲线稍长于竖曲线,即所谓的“平包竖”。研究资料表明,当平曲线半径小于2000m、竖曲线半径小于15000m时,平、竖曲线的相互对应对线形组合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平、竖曲线半径的增大,其影响逐渐减小;当平曲线半径大于6000m、竖曲线半径大于25000m时,对线形的影响显得不很敏感。因此,线形设计的“相互对应、且平包竖”的基本要求需视平、竖曲线的半径而掌握其符合的程度。2.4.3本条款是平纵线形设计中最不利的组合,设计时应避免。2.4.4城市道路由于限制条件多,对于低等级道路不必强求平纵线形的相互对应。2.4.5本条款为道路线形与环境、沿线设施的协调规定。平、纵的组合必须是在充分与路线沿线地区的环境相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设计前应通过实地踏勘调研,重视利用自然风景、人工建筑物以及原有地形、地貌、绿化等诱导驾驶员视线和消除单调感。道路建成后,线形是难以改变的,不理想的线形将长时间限制着交通运行,对安全、舒适、经济及通行能力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应慎重确定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等诸多因素,既满足安全、舒适的要求,又节省工程造价、营运费用,并能最大限度地与周围环境和景观相协调,满足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平、纵线形的协调主要由设计者对两种线形要素组合成的立体线形要素形成的想象来判断,必要时还应用透视图来比选。2.5道路横断面设计2.5.1.1城市道路红线宽度由规划部门制定,应根据交通性质及交通发展要求与地形条件适应的断面形式,并考虑地上、地下管线的敷设、沿街绿化布置等要求,以及对市内的通风、日照、城市用地条件等综合考虑。2.5.2.3道路横断面布置分为快速路和其它城市道路两类。1城市快速路适宜于中心城市以外的城市道路,其交通特性较强,道路横断面选择上主要处理好中、长距离交通与区域性交通的关系,并利用道路红线较宽的特点,适当增加中央分隔带、两侧分隔带及外侧绿带宽度,做好绿化景观设计,营造舒适的交通环境。道路横断面宜采用四幅式断面型式。43 城市快速路路段横断面分为地面整体式、分离式以及两种型式的组合。(1)整体式断面(地坪式)。由快速路机动车道、多功能车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连续停车道)、中央分隔带、两侧分隔带、辅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混行)、人行道等部分组成。地面整体式横断面布置系一般城市快速路的首选断面,横断面布置组成应为城市远期发展预留高架及快速轨道交通的位置,为此中间带及两侧带应结合上述要求综合考虑,断面一般采用四幅式横断面型式。当辅路交通量较大并且用地有条件时,为确保行车安全,可以采取机、非分隔的物理分隔措施,当交通量较少并且用地受限时可采取划线分隔。(2)分离式断面根据主路构筑物形式分为高架路或路堑(隧道)两种型式。由机动车道、中央分隔带、两侧防撞墙(或墙边安全侧石分隔带)等组成,地面道路可分为利用高架桥下净空或不利用桥下净空,若利用桥下净空则断面组成由机动车、中央分隔带(高架道路桥墩或地道)、两侧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绿带等组成;不利用桥下净空为高架桥两侧设置辅道,辅道由两侧路缘带、机非混行车道、人行道、绿化等组成。高架路断面一般适用于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建筑密集区、用地拆迁受限制、红线宽度较窄、交通流量大、路口间距较小的快速路,选用时应按交通发展、用地范围、地形条件、立交设置、出入口设置、以及环境协调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选用。隧道式断面适用于山丘城市,对平原地区的大城市,路段通过大型建筑群并对城市景观要求高,或重点文物保护区,以及穿越江河、湖泊、铁路站场等地段。2其它城市道路横断面从布置型式上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等,从实际使用上可分为中心区类、城区类、郊区类、独立开发区、景观道路类、文物类、商业类、公共交通类等不同的断面形式。并应依据道路类型布置不同的断面形式。(1)一般道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高峰时间不同时出现,单幅式断面车行道可通过管理措施互相调剂使用,这是此种断面型式的优点。44 但公共汽车停靠站附近与非机动车干扰是单幅式断面的缺点。单幅式断面有时虽然红线宽在40m以上,但有特殊功能要求时,也可采用单幅式断面型式。如出入口较多的商业街、景观街、有游行、集会及其他大型活动)的城市道路,从而增强其灵活性,适应特殊需要。如北京的长安街(东单~西单):因有迎宾及集会的政治需要,断面布置为一幅路,路面宽35~55m。一幅路适用于集文化、旅游、商业功能为一体的,且具有人流交通量大、商业区周边路网密度较高,过境车辆有分流条件的中心商业区。对于中心城区交通量不大的一般性城市次干道,建议采用一幅路断面型式。城市支路适用于道路红线较窄,交通量较少,车速低的城市小区及小城镇地区,一般采用单幅路断面型式。(2)两幅式断面适用于机动车较多非机动车较少的快速路或郊区快速干道,可减少对向机动车相互之间干扰,特别是夜间行车。双幅式断面对绿化、照明、管线敷设均较有利。经济开发区、风景区、高科技园区或别墅区,具有非机动车较少的特点,非机动车可置于人行步道一侧,宜采用两幅路断面型式。郊区非机动车较少,为保证行车安全,节约道路资源,建议采用两幅式断面型式。两幅路对于地势条件特殊的滨河路或丘陵路,可利用地形优势采用分离式断面,可将主要过境交通和地方交通置于不同的高度,从空间上进行分离,这种因地制宜的断面型式布置及满足主要交通的需求,也方便了地方交通的使用。一般位于郊区的高速公路或城市出入口道路,因过境交通量大,地方交通量较少,且无城市综合管网的布设需求,宜采用两幅路断面型式,双向四车道,另加连续停车带或采用相应等级的公路横断面标准。(3)三幅式断面适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均较多的城市主干路,主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行,可避免混行交通的干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但三幅式断面占地较大,可考虑分期实施。道路沿线有建筑小区,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且进出主路需求较多时,宜采用三幅式断面型式,车道组成及断面宽度应根据交通需45 求确定。位于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宝贵,道路红线宽度较小,绿化带宽可相应减小。常规的主干路,道路红线宽为40~60m,主车道一般为双向六车道。(4)四幅式断面的特点是机动车车速高,通行交通量大,能解决交通分向和分流,避免对向机动车干扰,保障行车安全。但应注意单向机动车车道至少为2条。除满足交通功能要求,还有较高景观要求的道路,为创造适当绿化空间,宜采用四幅式断面型式,同时视情况加大人行道、主辅路分隔带、绿带的宽度。对于文物类道路,应以保护文物为原则,采取灵活的断面布置型式,有保护古树要求时,可适当调整主辅路分隔带、绿化带宽度,适应保护树木的需要。宜采用四幅式断面或单幅式断面型式。2.5.2.5小桥跨径较小且投资少,因而规定总宽与道路同宽,既保证行车安全,又不增加过多的工程投资。大、中型桥梁跨度大投资多,如果整个横断面宽度与道路一致,势必过多的增加了投资。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行道宽度、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一致。根据桥上不准停车的规定,桥上可取消停车带,以节省桥梁结构及投资。桥上分隔带可适当减窄,但应不小于1.0m,设计车速小于等于40km/h的道路两侧带可采用交通标线分隔交通。2.5.3横断面组成宽度2.5.3.2设计时应考虑道路和周边居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共同组成连续通行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以最大限度提高非机动车的行车环境。2.5.3.5现行规范要求,设计车速≥40km/h时,大型汽车或大、小型汽车混行车道宽度规定为3.75m,使用至今普遍反映偏高。借鉴国外资料和国内及本市工程实践效果,考虑各种车辆外型尺寸和车辆动态余宽等因素,一般情况下,扣除路缘带和双黄线的宽度,确定快速干道每条机动车道的宽度不超过3.5m,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路段上机动车道宽度一般为3.25m~3.5m。3路基、路面设计3.1设计原则3.1.5路面排水对于保证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46 城镇道路和街道,它又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实事之一,所以是路面设计时应给予充分重视和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城镇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规划进行,无排水规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规划,再进行设计。城区道路排水一般采用管渠形式,设计时应根据当地材料和道路类别选择。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的布设,不包括排水干管布设。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括边沟、排水沟与涵洞等。快速路的路面排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路面结构排水系统包括疏排路表雨水和路面结构层内水二部分。3.1.6路堤和路堑排水边沟设计可参见图3.1.6-1和3.1.6-2。人行道车道图3.1.6-1路堤排水边沟设计图(单位:cm)人行道车道图3.1.6-2路堑排水边沟设计图(单位:cm)3.3沥青混凝土路面3.3.2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与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路面设计的内容应是系统的、全面的,除了确定各结构层的厚度之外,还应包括面层类型的选择和结构47 层组合设计;路面内部排水设计;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路面表面特性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设计的路面具有足够的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和车辆运行的经济性,并减少对道路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3.3.3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1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次路面是多层结构体系,各结构层由不同的材料组成,承担不同的使命,应具备不同的性质,满足不同的要求。常用的沥青路面的结构层次,通常自上而下地分为面层、基层和路基三个大层次。其中面层和基层统称为路面或路面结构,而在路面各层的厚度较大时,又再细分为若干个层次,如面层分为磨耗层和联结层,基层分为基层和底基层。2沥青面层的类型和适用范围沥青面层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热拌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含上拌下贯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含稀浆封层)、冷拌乳化沥青混合料五种面层类型。按混合料的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3%~6%),半开级配(6%~12%)和开级配(12%以上)。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沥青玛蹄脂碎石(SMA)、开级配抗滑沥青磨耗层(OGFC)适用于各级道路的面层,热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含上拌下贯沥青碎石)适用于城镇的次干路,沥青表面处治(含稀浆封层)适用于城镇里的支路、区间路。对于道路路口、停车站的沥青面层,应采用抗车辙能力更强的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对于道路繁华路段、步行街等特殊路段,有条件时可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对于沥青面层的类型及应具备的性能国内外的情况基本相同,大多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其中沥青玛碲脂碎石(SMA)是一种以沥青、细集料(2.36mm以下)、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玛碲脂(沥青胶浆),填充于以开级配或断级配粗集料为骨架的空隙中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多用作表面层,厚度3~4cm,具有抗车辙、抗低温开裂、耐久性(抗疲劳)48 和低噪声、抗滑性的优点,近年来在我国高等级公路表面层的应用开始增多,在城镇道路上应用还不广泛,有待今后逐步推广。3沥青路面的基层、底基层的类型和适用范围(1)基层、底基层按材料力学性质分为半刚性类、柔性类和刚性类三种。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水泥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统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柔性基层包括沥青稳定类和粒料类。沥青稳定类基层材料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大粒径沥青碎石、多孔隙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碎石。粒料类基层材料包括级配碎石或填隙碎石,其底层往往选用质量较差的级配碎(砾)石或填隙碎石,也可选用水泥、石灰-粉煤灰或石灰稳定碎(砾)石或土。刚性类基层材料包括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设传力杆的水泥混凝土、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2)各种沥青路面基层的适用范围:沥青路面基层类型应根据道路等级、使用要求、交通情况、气候、材料、路基等条件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选用。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适用于各级道路的基层、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对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宜用于下基层或底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道路的底基层,支路、区间路的基层;刚性基层一般适用于重、特重交通及改扩建工程或有特殊使用要求的路面基层;沥青稳定类柔性基层可用作高速道路、快速路、次干路路面的基层或调平层;级配碎石可用作各级道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也可用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过渡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等可用作交通量较少的次干路、支路、区间路的基层,也可用作各级道路的底基层。49 (3)沥青路面的垫层通常在季节冰冻地区和土基水温状况不良路段设置,材料主要有二类:透水性垫层:由松散的颗粒材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稳定类垫层:低剂量水泥、石灰或粉煤灰稳定土等。3.3.4根据国外情况、国内现有经验及各种材料类型可配置四种结构组合方案,供设计中选用:(1)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2)沥青类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3)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4)复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其中粒料类基层沥青路面和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我国已有长期使用经验,而沥青类基层沥青路面及复合式路面国内使用情况相对较少,实践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3.3.5沥青面层材料组成的技术要求是根据道路等级、交通情况、使用功能和经济考虑确定的。表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和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所选用的材料,在满足技术与经济效益及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较好的材料。联结层上层,或称中面层,虽然在层位上它处于表面层之下,不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因表面层往往较薄,一般仅4~5cm,大量研究表明:中面层受荷载和温度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大的。另外,从现场实测表明:对于SMA表面层,其永久变形量占路表总变形量的14%左右,而中面层的永久变形量则占路表总变形量的86%左右,就是说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主要产生在中面层。因此在选择沥青时,中面层应采用与上面层同样的高温等级,对于沥青混合料,上、中面层应具有同样的抗车辙能力。4道路交叉口设计4.1道路平面交叉4.1.2详见《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5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50 5.1人行道设计5.1.1人行道应通过人车分离(平面分离、垂直分离、时间分离)、安全设计(止滑、耐压等)等方式实现步行安全。人行道若设有阶梯,其级宽、级高应维持一致尺寸。人行道高于外侧地面2m时,应在人行道外侧设置防护栏。人行道应通过夜间照明、路口的安全视距及避免死角空间等方式提供行人安稳的步行空间。人行道应提供舒适的环境。遮荫、无障碍人行道宜设置休息区并设置座椅,休息区应与主要人行道空间分隔。人行道应维持道路标高、设计类型、色彩、质感等的连续性。人行道设计应考虑远期转化为人行道、非机动车混合车道。人行道设计应实现标准化和统一。人行道的铺面、行道树、道路公共设施的形式、颜色及材质应与周围城市环境景观配合,且应尽量体现长沙本地特色。5.1.8隧道内线形弯曲路段、陡峻路段、对桥灯有防撞要求的,可增至30cm,其他道路缘石高出路面边缘宜为10~15cm,不应大于2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稳定。在商业区路段,应降低人行道缘石高度或在缘石上缘切斜角。在商业区路段,应降低人行道缘石高度。5.1.9绿篱应控制高度,避免人行道空间的封闭感。5.1.11不完善的道路仍然是有障碍的道路。目前缘石坡道常见的问题是坡道宽度小于人行横道,使得人行横道与坡道交接面不一致,影响通行顺畅。另外缘石坡道下口常高出车行道的地面较多,降低了坡道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缘石坡道下口宜与车行道的地面齐平,并设置车止保障行人安全。5.1.12目前国家正在编制透水路面的技术规范。台湾绿建材标章对环保路面进行了规定,如表5.1.12。设计时可作为参考。表5.1.12透水铺面的性能要求项目要求-2渗透系数≥10cm/s孔隙率孔隙率≥15%吸水率吸水率≤10%磨耗率磨耗率≤50%氯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0.4%抗压强度≥27.5MPa(适用于重型车道用)≥24.1MPa(适用于中小型车道用)≥17.2MPa(适用于自行车及人行道)抗折强度≥6.86MPa(适用于重型车道用)≥58.8MPa(适用于中小型车道用)51 项目要求≥4.41MPa(适用于自行车及人行道)5.1.15透水混凝土通常定义为一种含有较多粗集料、微量或无细集料且无足量水泥的混凝土材料。通过配合比设计满足具有适当强度、高透水性、无离析等工程需求,主要可以作为无需压密的回填材料或水工材料。与一般混凝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水泥用量少;施工方便;可以防止雨天路面集水和夜间反光,增加行走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减轻降雨季节道路排水系统负担;可吸收车辆行走产生的噪音;可以补充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土壤温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生物的生存条件,有利于生态平衡;可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缓解城市"热岛"现象。透水混凝土使用的材料是由一般的水泥、粗集料和水拌和而成,有时也可加入少量砂。粗集料可以是碎石、卵石,也可以是人造轻集料或再生集料、工业的炉渣废料以及其他强度较高的建筑废弃物等。5.2非机动车道5.2.1可连续行驶的非机动车路网络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国际生态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5.2.3本条旨在提高非机动动车道的功能适应性。5.2.4调研表明,长沙市民自行车出行率呈现下降趋势,重要原因之一是道路自行车停车设施的缺乏。本条规定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必须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快速路根据情况也可在辅道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5.2.5自行车出行的适宜距离约在5km~10km。自行车道于需较长时间停留之休憩点或重要景点,宜配置有自行车停放架。自行车停放架宜简单、容易置放,材质宜为不锈钢或铁,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自行车停放架夜间照明灯具设计应与环境配合。有条件者可考虑采用太阳能、风力等发电照明设施。5.2.6本条对自行车道宽度的进行了基本规定。5.2.7清晰、合理的自行车道标志与标线有利于自行车道使用者的安全与便捷。6交通设施设计6.1.2.1长沙市常用的禁令组合标志为:禁止停车、禁止鸣笛、限速标志、禁止载52 货汽车及三轮机动车标志。现长沙市禁鸣区范围:西二环以东(含),北二环以南(含),东二环中岭立交桥至四方坪立交桥以西(含),三一大道的四方坪立交桥至星沙立交桥以南(含),京珠高速的星沙立交桥至李家塘收费站以西,绕城高速的李家塘收费站出口至黑石铺大桥桥东以北,湘江的绕城高速黑石铺大桥桥东至猴子石大桥桥东以东,南二环的猴子石大桥至罗家嘴立交以北(含)的区域范围内以及居民区、教学区、繁华商业区等区域为禁鸣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6.1.4.1各种不同等级(主干道路、次干道路、支路)的道路所形成的交叉路口,其交叉路口标志的设置可参照表6.1.4.1。表6.1.4.1设置交叉路口标志的路口选择对象道路交叉道路主干道路次干道路支路主干道路应设置应设置可设置次干道路应设置宜设置可设置支路可设置可设置不设置注:对象道路是指需要设置标志的道路,交叉道路是指与对象道路相交的道路。6.2.1附加专用车道的长度是停止线前等候车辆排队长度与减速变换车道渐变段长度之和,其计算方法如下:L=Ls+Lt式中:L-附加专用车道的长度Ls-停止线前等候车辆排队长度,应不小于Ls=2MS计算确定,其中M为平均一个周期的红灯和黄灯时间内到达等候车道的车辆数,S为等候车辆平均车头间距(一般小型车6m,大型车12m,铰接式公交车辆17m)。Lt-渐变段长度,应不小于Lt=VB/3计算,V为进口道行车速度(km/h),B为附加车道宽度(m)。6.3.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规定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宜为250~300m。根据统计:日本东京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为100~200m之间。台湾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为150~250m。美国旧金山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为一般100~150m(与城市形态和路网密度有关),一般不超过250m。而长沙53 部分新建道路的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达到500m以上,行人过街极不方便。为鼓励步行交通,表6.3.1规定中心区居住、社会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办公用地内道路的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设置除满足相关标准的计算要求外,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宜为150~200m。6.3.6人行天桥应加设顶篷,顶蓬应具备遮阳与遮雨功能,顶面禁止采用透明材料侧面可透空或采用透明材料防风与防雨。有条件时,天桥顶篷宜与周围的商业网点或建筑的遮阳避雨装置连成一体。6.3.7人行天桥顶面是很好的太阳能集热面,有条件时可纳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集热区域,为天桥照明或交通标志等系统提供电源。6.3.8长沙道路的天桥与地道出入口及分叉处常见的问题是标志不规范或无相关导向标志,使得行人通行不便,浪费时间。6.3.9人行地道照明应考虑行人的视觉感受,兼顾安全和节能,有条件时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6.3.10天桥的主梁和道路隔离带上的中墩立面的最低设计平均照度,应与所处道路路面的照度一致。天桥照明灯具要与所处道路的路灯照明统筹安排。路段上的天桥可用调近路灯间距加高灯杆的办法解决天桥照明。6.3.9人行地道的自然采光是提高地道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有效手段,也有利于节约地道照明能耗。当地面条件允许时,应优先设计采光通风天井。6.3.12天桥照明采用全截光灯具可有效避免光污染。6.3.13人流密集区域的天桥和地道应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6.3.14防滑设计是目前天桥和地道的薄弱环节,应引起重视。6.3.15人流密集区域的天桥与地道设置垂直电梯有利于行动不便人群(如残疾人和婴儿)的活动。6.3.16详见《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7道路水系统设计7.2道路雨水入渗系统设计7.1.3为节省工程投资,应充分考虑公园湖泊、景观河道等作为雨水调蓄水体和设施的可能性,通过雨水调蓄,消减雨水洪峰流量。54 7.2.1雨水入渗对涵养地下水、抑制暴雨径流的作用十分显著,德国、日本等国家多年前已开始采用,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雨水入渗对土壤的依赖性大,如果土壤渗透系数过小,则雨水入渗的效益较低,且由于入渗太慢,在渗透区内会出现厌氧,对于雨水中的污染物截留和转化很不利。相反,渗透系数过大,则雨水入渗过快,雨水在达到地下水前没有足够的停留时间来净化水质,反而会污染地下水。根据以上原因,并参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6-3有关规定,本导则将雨水入渗技术对土壤渗透系数的要求确定在10~10m/s的范围。长沙市土壤多为红土,土中含砂,该种土质的土壤渗透系数一般大于-610m/s,较适宜雨水的入渗。7.2.2雨水入渗一方面可以涵养地下水,另一方面也势必会使深层土壤的含水量认为增加,因此,在设计雨水入渗系统时,应考虑雨水入渗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可在渗透地面和道路间增设防渗层,避免渗透地面的积水从侧面向路基渗透。7.2.5通过适当提高雨水口高度,将雨水储存在绿地表面,再慢慢入渗,该方式不仅能有效降低雨水的径流量,也可削弱雨水的洪峰流量,为确保道路不积水,本标准要求雨水口的表面应比路面低。7.2.7渗透管宜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或渗水片材等透水材料;塑料管的开孔率应大于15%,无砂混凝土管的孔隙率应大于20%;渗透管的管径应满足溢流流量要求,且不小于200mm,管道整体敷设坡度不应小于0.003;渗透层宜采用砂砾石或其他多孔材料,砾石外包土工布,防止土粒进入砾石孔隙发生堵塞,以保证渗透顺利;渗透检查井的间距不应大于渗透管管径的150倍,渗透检查井应设沉砂室。7.4道路浇洒给水系统设计7.4.1道路浇洒给水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是重要的节水措施,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确定水源时,除考虑节水、环保因素外,还应关注系统的经济性。7.4.4道路浇洒给水系统鼓励采用喷灌、微喷、渗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鼓励采用湿度传感器等提高灌溉效率。有资料显示,喷灌比地面漫灌要省水约30%~50%。对于浇洒水源为再生水55 的系统,为避免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传播,建议不采用喷灌方式。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比地面漫灌省水约50%~70%,比喷灌省水15%~20%。由于微灌的灌水器孔径很小,易堵塞,因此微灌用水一般应进行净化处理。7.4.5道路浇洒给水系统设计时要考虑浇洒分区,尽量减低供水管网的管径及供水泵的流量,以节省投资。8道路景观设计8.1绿化工程8.1.1本条为《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的强制性条文,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也对长沙市的道路绿地率作了上述规定。经调查,目前长沙市的道路一般达不到本条要求。新区新建设的道路应基本满足要求。绿色道路不鼓励无限制的增大路宽,同样也不鼓励无限制的增大绿地率。绿色道路更关注绿化的生态效益,即在保证道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道路绿量,提倡复层绿化与本土植物,增加道路固碳、滞尘、减少道路用水等功能。8.1.2本条根据长沙旧城区改扩建道路实际情况制定。8.1.3一般而言,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同时,行道树应根据道路标准和性质,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交通性道路和标志性大道应选择树干高、树形整齐的树种,保持街道的空透性。服务性和生活性道路应选择观赏性强,遮阳效果好的树种,灵活多样的栽植构成。步行街应选择观赏性花木与优质树种,构建园林式休闲环境,注重花卉、色叶的四季变化。在此基础上,应优先选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生长稳定,有利于降低养护成本,降低绿化用水量,减少虫害。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叶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植物配置可运用色叶树和落叶树,营造季相变化。56 长沙市绿色道路绿化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和抗大气污染树种可参照表8.1.3-1~8.1.3-3。表8.1.3-1长沙市绿色道路绿化常绿树种推荐表序号种名科名形态是否乡土树种适用地段及范围行道树、分车绿带、1香樟樟科常绿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行道树、分车绿带、2广玉兰木兰科常绿乔木引进树种路侧绿带行道树、分车绿带、3杜英杜英科常绿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行道树、分车绿带、4女贞木犀科常绿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行道树、分车绿带、5乐昌含笑木兰科常绿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6杨梅杨梅科常绿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7雪松松科常绿乔木引进树种路侧绿带8桂花木犀科常绿小乔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9龙柏柏科常绿小乔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常绿小乔、亚灌10山茶山茶科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1茶梅山茶科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2石楠蔷薇科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3栀子花茜草科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4海桐海桐科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5枸骨冬青科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6法国冬青忍冬科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7红继木金缕梅科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8大叶黄杨卫矛科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常绿小乔、亚灌19瓜子黄杨黄杨科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木20雀舌黄杨黄杨科常绿灌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21夹竹桃夹竹桃科常绿灌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57 序号种名科名形态是否乡土树种适用地段及范围22四季桂木犀科常绿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23小叶女贞木犀科常绿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乡土树种(变24金叶女贞木犀科常绿灌木分车绿带、路侧绿带种)25毛鹃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26春鹃杜鹃花科常绿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27夏鹃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28月季蔷薇科常绿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29火棘蔷薇科常绿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30洒金柏柏科常绿灌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31十大功劳小檗科常绿灌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32八角金盘五加科常绿灌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33扶芳藤卫矛科常绿灌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表8.1.3-2长沙市绿色道路绿化落叶树种推荐表序号种名科名形态是否乡土树种适用地段及范围1悬铃木悬铃木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行道树行道树、分车绿带、路2银杏银杏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侧绿带行道树、分车绿带、路3栾树无患子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侧绿带行道树、分车绿带、路4马褂木木兰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侧绿带行道树、分车绿带、路5国槐豆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侧绿带行道树、路侧绿带、路6合欢豆科落叶乔木引进树种侧绿带行道树、路侧绿带、路7喜树珙桐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侧绿带8水杉杉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9枫香金缕梅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10无患子无患子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11乌桕大戟科落叶乔木引进树种路侧绿带12南酸枣漆树科落叶乔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58 序号种名科名形态是否乡土树种适用地段及范围13樱花蔷薇科落叶小乔、亚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14紫叶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15花石榴石榴科落叶小乔、亚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16紫薇千屈菜科落叶小乔、亚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17木槿锦葵科落叶小乔、亚灌木乡土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18木芙蓉锦葵科落叶小乔、亚灌木乡土树种路侧绿带19迎春木犀科落叶灌木引进树种路侧绿带、垂直绿化紫叶小20小檗科落叶灌木引进树种分车绿带、路侧绿带檗表8.1.3-3长沙市绿色道绿化路抗大气污染树种推荐表对大气污染的抗性序号种名科名So2Cl2HFHgNH2O3粉尘1香树樟科强强强强强2广玉兰木兰科强强强3女贞木犀科强强强强强4山茶山茶科强中中中5夹竹桃夹竹桃科强强强强强强6栀子花茜草科中强中7海桐海桐科强强强中8小叶女贞木犀科强强强9雀舌黄杨黄杨科中强强10银杏银杏科中中强11悬铃木悬铃木科强12乌桕大戟科中强中中13苦楝楝科强强强中14紫薇千屈菜科强中15木槿锦葵科强强中8.1.4行道树树池边缘与人行道铺面齐平有利于树池收集雨水,也有利于降低绿化成本。传统的抬高树池边缘的做法可形成坐台,树池边缘与人行道铺面齐平后,59 可以通过增加休息设施得到弥补,总体而言是节材的。为避免雨水冲蚀导致覆土流失,造成排水系统阻塞,树木带的土面应略低于植槽边缘。树池内种植土的最小厚度应为树池净宽或直径的0.75倍。绿化带内的种植土厚度需满足《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的有关规定。8.1.6行道树树池设渗透排水管做法详见图8.1.6-1和8.1.6-1。图8.1.6-1透水处理平面示意图图8.1.6-2透水处理剖面示意图8.1.8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的规定。8.1.9道路边坡多层次绿化有利于控制边坡的水土流失。8.1.10本条旨在增加城市道路立体绿化面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表8.1.10长沙市立体绿化爬藤植物表序号种名科名形态是否乡土树种1常春藤五加科常绿藤本乡土树种2络石夹竹桃科常绿藤本乡土树种3劈荔桑科常绿藤本乡土树种4鸡血藤豆科常绿藤本引进树种5常春油麻藤豆科常绿藤本引进树种60 序号种名科名形态是否乡土树种6木香蔷薇科半常绿灌木乡土树种7凌霄紫葳科落叶藤本乡土树种8紫藤豆科落叶藤本乡土树种9多花紫藤豆科落叶藤本引进树种10地锦(爬山虎)葡萄科落叶藤本乡土树种8.1.11停车场遮阳和采用透水地面是改善停车场热环境的有效手段,间接有利于降低车辆空调能耗。停车场透水地面相关技术已非常成熟,可采用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生态构造。8.2道路附属设施8.2.8候车亭遮檐下方宽度需视人行道宽度而定。照明照度应能让使用者看清车站相关信息,候车亭照明灯具应有防眩光设计。雨水排水不得影响使用者通行及上下车。候车亭可根据周边环境确定屋面和侧面形式,确保候车亭内的座椅不被日晒雨淋。8.2.10本条旨在提高行人休憩的舒适性。座椅可设置于树荫下或设置专门的遮荫棚。设置于候车区的座椅应朝向道路,座椅距路缘不应小于50cm。座椅高度宜为40~45cm,座椅深度宜为35~40cm。可考虑加大座面宽度,使座椅具有两个面向的使用。座椅材料可采用石材、木材、不锈钢材、混凝土材等,但应考虑材料的热性能,避免材料表面温度过高或过冷。座椅椅面避免积水。8.2.11垃圾分类是实施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提条件,垃圾箱必须清晰标识,以便于市民使用及后期的处理。8.2.13信息完善的交通索引图有利于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对于公共交通出行这和步行者来说,更是如此。8.2.15目前国内不少城市为改善行人等候区的环境,避免过街时受暴晒雨淋,在部分路口推广使用遮阳挡雨棚,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长沙夏季炎热,可尝试积极推广此项便民措施。遮阳挡雨棚长度不宜小于8m。8.2.16为创建宁静的城市环境,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应对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列出的环境噪声级超标5dB的敏感点作补充工程调查,进行声环境污染综61 合防治设计,提出实施方案。应根据敏感点的性质、位置、规模、当地条件及工程特点,确定防治对策,可采用调整道路线位、堆筑工程弃方、建造声屏障和栽植绿化林带等措施防治交通噪声。对所选用的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应进行工程与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综合经济比较后确定。声屏障是降低地面运输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3~6m高的声屏障,其声影区内降噪效果在5~12dB之间。相对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沙道路采用声屏障的比例还比较低。8.2.17本条对声屏障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规定,以避免声屏障物理性能达不到基本隔声要求、流于形式或耐久性不足,形成资源浪费。声屏障前后栽种各种植物旨在提高绿化覆盖率,同时减少声屏障对城市景观的影响。8.2.18全封闭型声屏障必须处理好消防设施的设置和消防排烟、车辆运行时活塞风影响。声屏障临公路侧的表面应减少对声波、光波的反射,其形式和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声屏障结构设计应作强度计算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声屏障上半部可为透明材料。线路二侧高层建筑密集的路段与城市的高架桥,采用半封闭型和全封闭型声屏障时,其设置高度宜为6.0m左右。地坡、山丘、堤岸等对声传播都有影响。可以借助它们起到声屏障的作用。或者充分利用它们替代部分声屏障,以节省修建道路声屏障的费用,若声屏障建造在这些障碍物上,则声屏障的高度需加上障碍物的高度。9道路照明设计9.0.1详见《长沙市市政道路绿色照明设计导则》。62 文件名:长沙市绿色道路设计导则(试行)090401-1.doc目录:D:zhuht我的文档模板:C:DocumentsandSettingszhuhtApplicationDataMicrosoftTemplatesNormal.dotm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主题:作者:LVV关键词:备注:创建日期:2009-4-114:06:00修订号:126上次保存日期:2009-4-118:23:00上次保存者:ZhuHT编辑时间总计:67分钟上次打印时间:2009-4-118:24:00打印最终结果页数:66字数:7,043(约)字符数:40,146(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