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交设计方法 7页

  • 55.50 KB
  • 2022-05-11 18:37:02 发布

城市立交设计方法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立交设计方法文章介绍了城市立交的主要特点,主要的设计流程,并针对立交设计中平纵横及地面系设计的难点要点做了简要说明。关键词:城市立交设计,流程,难点1.城市立交与公路立交的不同点。  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城市立交与公路立交还是有明显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城市立交的占地由于受到的限制因素多,并且用地宝贵,因此占地比公路的小,因此也导致城市立交的各项指标比公路立交低。(2)由于需解决大量的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布设公交站点,大型城市立交一般需设置地面系统,公路立交无需设置。(3)城市立交较公路立交多一层地面系,建筑高度较高,且为了达到较为通透的效果,桥梁设置的体量明显比公路立交要高。(4)城市立交受到路X的影响,间距比较密,需设置辅助车道衔接两座立交,有些甚至按复合式立交设计。  2.城市立交设计的一般步骤。  2.1资料收集阶段。立交地形图.红线图的收集,设计要求的收集,以及相关的已设计资料,为立交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2.2现状调查阶段。对立交建址的现状道路.建筑.铁路.河流水系.高压走廊.各类地下管线.铁路.地铁.地势地貌等做现场调查,判别各类因素对立交设计的影响。  2.3规划调查阶段。收集城市的路X规划.片区规划,及各类地块规划,已出售地块,地铁等地下构物的规划,并分析各项规划对立交设计的影响。  2.4交通量的调查分析及预测。对现有路口改建为立交的情况,调查现状的交通量,结合规划预测出相应年限的交通量;对规划路口建设的立交,可根据道路的等级及通行能力,以及规划片区产生的交通需求,预测出相应年限的交通流量。  2.5根据上述收集到的资料与分析预测结果,根据立交设计的标准,进行立交的总体方案设计。  立交的各项设计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立交等级;相交道路的等级.红线宽度.车道数.设计速度;匝道的设计速度.车道数.匝道宽度。主线与匝道.地面系的净空要求。   根据上述立交设计参数,首先进行立交的初步选型,拟出3~4个立交方案,各个方案的倾向性如下:(1)以立交预测的交通流量为主,为交通流量大的转向设置定向.半定向匝道,交通量少的转向设置为环形匝道。(2)以地形为主,控制立交的拆迁规模,立交占地贴合地形,拆迁较少的方案。(3)以控制投资为主,立交的形式较为简易,规模较小的方案。(4)以景观为主,立交造型强调美观的方案。  3.立交的详细设计。  立交的初步选型确定后,进行立交各个方案的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端部.桥梁布跨.地面系设计。各项设计的要点难点如下。  3.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即是对主线与匝道轴线的确定,当然平面设计也是与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相关连的,在确定轴线时,即应考虑平面线位是否满足匝道纵坡要求,也考虑平面轴线的间距是否能布置下匝道的横断面。  3.1.1匝道的平面设计中,轴线一般定为未展宽行车道的中心线。  3.1.2匝道进出口是立交设计的难点。匝道的进出口原则上设置为右进右出,符合中国低速行车靠右的习惯;如设置为左出,靠右的低速车流如货车等,需变换车道至左侧,低速车流将严重影响主线快速车道的通行。  出入口必须设置加减速车道。一般入口设计为平行式加速车道。出口原则上设计为直接式减速车道,但由于需考虑蓄车要求,一般也设计为平行式减速车道。   3.1.3匝道的分流及合流设计。分流前及合流后,车流流线线形要统一。分流及合流,可通过线形曲率不同实现,如仅通过曲率不同实现分岔困难,可通过旋转路中线实现,一般旋转比率为1/15~1/20。匝道的合流及分流点,需适当考虑纵坡的需求,避免分叉点设置不合理,导致坡长过短,纵坡过大的问题。匝道合流及分流需考虑车道数的平衡,如在匝道断面中无法做到车道数平衡,可通过画交通标线减小车道数的方式实现。  3.1.4匝道的线形要求。匝道的线形要求较为严格,在确定匝道的设计速度后,匝道线形中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长度需满足相应车速下的规范要求,一般定向及半定向匝道的设计速度较高,线形要求较高,环形匝道设计速度较低,线形指标也较低。  3.1.5交织的解决。在立交设计中,如环形匝道布置在同一侧,就形成了进出口在同侧的交织问题,严重影响立交通行能力。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解决:(1)设置集散车道,减少对主线交通的干扰,集散车道一般需设置物理隔离与主线分离,并宜设置为双车道。(2)设置桥梁,使两个环形匝道的进出口不在同一平面上,但会增加桥梁体量较多,在枢纽立交可采用此办法。  3.2纵断面设计。   3.2.1匝道纵断面设计的其起终点为匝道小鼻端圆心与匝道中线垂足处,如匝道的大小鼻端间距较远,为避免匝道尚未与主线分岔前路面标高变化较大,可将起终点设置在大鼻端与中线垂足处。  3.2.2匝道的变坡点一般设置在小鼻端后半个竖曲线的位置,变坡点前的纵坡由主线推出或者分流及合流处的纵坡推出,一般取小鼻端后5~10米的路段推算出纵坡值。  3.2.3匝道纵坡的控制。一般匝道的纵坡最大纵坡控制在4.5%,在条件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一般不大于5%。规定最大纵坡是避免综合纵坡的过大,由于匝道半径较小一般设置有超高横坡,如纵坡过大,综合坡度也比较大,在城市内,由于堵车现象较为明显,综合纵坡过大,对在停车的状态下,安全隐患较大。  3.2.4匝道纵断面设计中,尤其注意校核分流及合流段行车视距,一般要求行车视距达到1.25倍的停车视距,以保证行车的安全。  3.3横断面设计  3.3.1横断面宽度。单车道匝道的横断面一般设置为:0.5m防撞护栏+0.5m路缘带+3.5m车道+3m硬路肩+0.5m防撞护栏。双车道匝道的横断面为:0.5m防撞护栏+0.5m路缘带+7m行车道(双车道)+0.5m路缘带+0.5防撞护栏。单车道匝道需设置硬路肩,双车道匝道不需设置硬路肩。   3.3.2匝道单双车道的确定。在以下情况下采用双车道:(1)匝道的交通需求大于1250pcu/h。(2)交通量较小,但匝道长度大于300米,考虑超车需求。(3)预计匝道上由于在匝道和街道连接处的管制(如信号灯控制)形成车辆排队,宜采用双车道以提供附加储备车道。设置单车道匝道的条件为:(1)不满足双车道匝道条件外的情况,应设置单车道匝道。(2)苜蓿叶形匝道宜采用单车道匝道,其设计通行能力为800~1000pcu/h。  3.3.3匝道的加宽设计。  匝道应根据圆曲线半径.横断面宽度.车型.车道数等,在车道内侧进行加宽。匝道加宽在标准断面的条件下,根据交通行驶状态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确定。1)当匝道正常交通行驶条件不变,车辆不需减速通行时,每条车道加宽值应符合《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表5.3.1-4的规定。2)当匝道交通行驶条件可降低,车辆可减速通行时,每条车道加宽值可相应降低。  3.4地面系设计  3.4.1地面系净高的确定。地面系净高确定中,主要根据可通过的车型确定,如仅通过非机动车及小汽车,净高可定为3.5米;如通行公交车,净高可根据公交车车型的大小定为4米或4.5米。   3.4.2地面系形式的确定。如地面系要保证各个方向的通畅,可设置为井字形或大圆盘形。如因条件限制,可通过灵活设置,有条件的解决部分方向的地面系通行问题。  3.4.3在地面系设计中,由于受到桥梁墩台的影响,需预先布置一个地面系,再根据桥梁布跨后进行调整。在地面系出现通道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通道口附近平交口视距的检验,如不能满足要求,需增大平交口与通道的间距,以保证良好的交叉口停车视距。  4.总结  立交设计中,通过良好的平.纵.横设计及桥梁.地面系设计,使立交拥有顺畅的通行,保证较高服务水平,并保障行车安全,充分发挥立交在城市路X中的交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