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2-05-12 10:03:38 发布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探究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探究摘要:路线设计不合理直接会导致交通事故产生。所以作为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之一的路线设计显得尤其重要,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则需要实行对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评价。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也会对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直接产生影响,对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价成为了一门必修课业。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路线方案的选择和路线平纵指标的掌握。路线方案确立过程中要考虑到对环境影响小,纵坡平缓、线形均衡、行车安全,此外还要保证少占用耕地、也要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只要兼顾上述几个方面才能保证路线方案对地形、地质、安全及环保等多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得路线方案合理、科学。因此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评价还应具体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操作实施。一、设计符合性检查6 设计符合性检查要以现行的规范和标准作为依据,以项目批准的技术标准对项目采用的指标实施正确性于否的检查。在检查过程当中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技术指标要能够及时指出来,也要对于强制性条款规定的极限值给予必要的控制。而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线形指标则应灵活运用以实现指标的全面性跟踪,避免过度追求高指标。就一般地形的高速公路而言,路线平曲线半径采用1000~3000米,曲线长度则以1000~2000米为适。在具体的规范当中有关于满足设计车速所应当达到的平、纵指标,这样的指标存在直接性地使得各个纵坡和弯道完全与设计规范要求相符。而当线形组合起来时则有可能并不是合理的线形,实际对于规范符合性的检查需要从运行速度的角度来进行。如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按3秒行程计,若某处缓和曲线长度为80米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运行速度预测值为每个小时100千米,按设计速度来计算缓和曲线长度满足要求,但按运行速度来计算却不满足要求。二、运行速度检验6 运行车速理念的核心就是通过改善相邻路段指标的组合,降低容许速度差,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所以对于局部或者全线平纵指标来说,它的高低并不能严格意义上体现出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而真正能够体现出安全的公路线形设计的则是衔接路段的级差控制和整体线形的连续性。若相邻路段的速度差大于每小时20千米,应进行线形调整,具体可以通过增大低指标或者降低高指标来进行调整。而对于线形在调整中比较困难的地段可以设置限速标志、完善交通工程设施等办法将速度差限制在每小时10千米以内,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协调的速度。三、平面线型评价对于平面线型的评价涉及到曲线、直线和缓和曲线三种线型的评价。直线的评价,长直线的设计在高速公路当中极易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而且在行驶过程中也易于感觉乏味,这样的设计就给行车安全增加了一丝隐患,所以在允许的条件下要能够把握住对长直线的控制。短直线称为断背曲线,对于同向曲线间短直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曲线看成反向弯曲的错觉,线形缺乏连续性,应合并设置或设为卵形曲线,反向曲线之间的直线过短,对于有超高、加宽的反向曲线,将不能实现反向变化的平稳过渡,行车也是不安全的。曲线的评价,对于曲线的要求就是在长直线尽头不能插入小半径的曲线,相邻曲线之间的半径间的比值不应当过大,合适的比值是在0.2~0.8之间,连续过程中多出几处平曲线,其半径值或者逐渐增加或者逐渐减低的形态布置,而半径之比则应小于1.5,达到这个比值才能达到曲率的均衡变化。缓和曲线的评价,除长度能满足超高渐变的最小长度外,还应考虑速度增加时横向加速度变化率的变化导致缓和曲线的相应增长,一般缓和曲线参数在R>A≥R/3之间,并随半径增大而减小。6 四、纵面线型评价纵坡度:在设计时,习惯将3%的纵坡列入了缓坡,是不正确的,因3%也有坡长的限制,一般缓坡的最大值以不大于2.5%为宜;对于某一坡度,设计坡长不能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坡长,连续采用大于3%的纵坡,其复合坡长不能超过规范规定的最大坡长;竖曲线半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竖曲线半径最好大于规范容许的视觉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两反向竖曲线间直线段长以大于3S设计行程长度为宜。长大下坡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长大下坡对载重汽车行驶很不利,容易使制动器过热,制动效能降低,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在方案选择时应当选择纵坡平缓的线形方案和指标,在不得已而采用连续下坡时,应选择合适位置设置大型货车避险车道,以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水平。目前国内对长大下坡没有明确的定义,主要是参照2007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公布的《全国和省级督办公路危险路段标准》对长大纵坡提出的界定,国家级标准为连续下坡长度大于3km,且平均纵坡大于5.5%,省级标准为连续下坡长度大于3km,且平均纵坡大于一定的路段(二级公路大于4%、三级大于4.5%、四级大于5.5%)。五、结束语6 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直接影响公路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车辆出行的安全。只有做好对高速公路各方面指标的安全性评价,从对评价的结果中发现潜在的问题来对道路主体工程或交通工程方面实施必要的措施,从而避免道路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使得作为影响交通安全因素之一的路线设计问题可以通过人为前期的付出来真正实现它实际能够发挥到的强大作用。对于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视工作做到位了,它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快感和安全的身心享受。高速公路的路线设计既要讲究科学合理性,还要注意艺术美观,只有坚持这样的路线设计原则才能使未来高速公路成为安全、和谐、美观的标志,成为各自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连接的又一美丽符号。参考文献:[1]王世彪.山区高速公路大修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方守恩.高速公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3]天域北斗数码测绘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旅游地图集[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8.[4]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5]JTC-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S].[6]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