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89 KB
- 2022-05-11 18:29:2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设计任务书1.1选线设计原始资料及设计标准1、设计线为Ⅱ级单线铁路,路段设计速度为80km/h;2、地形图比例尺1:25000,等高距5m;3、始点珠河镇车站,中心里程K0+000,该站为会让站;终点后河镇车站,为中间站;4、限制坡度:=12‰;5、牵引种类:电力牵引6、机车类型:韶山37、到发线有效长度:600m8、近期货物列车长700m9、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800m,困难地段:600m10、闭塞方式:半自动闭塞1.2设计内容(1)珠河镇至后河镇地段客货共线铁路新线设计。包括:1定线(包括部分路段的方案比选);2铁路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2)编写说明书:说明书按下列内容编写,并按此顺序装订成册。1说明书封面2设计任务书3平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平面设计概述包括:①沿线地形概况简述;②线路走向方案比选;③选定方案平面定线概述。4纵断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5平纵面设计图纸整饰:绘制线路平纵面图,并将设计图加深修整。将平纵面图折叠后与设计说明书一起装订成册。1.3选线设计要求与注意事项⒈设计要求⑴完成平面定线工作,在平面图上标注200m里程标,标在线路的左侧,并标注曲线的起终点及曲线要素(不考虑缓和曲线)。⑵绘制线路详细纵断面图,要求紧坡地段用足限坡设计。⑶线路详细纵断面图横向比例尺1:25000,纵向1:500。⒉注意事项⑴站坪外第一个曲线应保证竖曲线和缓和曲线均不得侵入站坪,且不重叠。站坪长-7-
度取1300m。⑵曲线毗连地段,应保证必要的夹直线长度。⑶正确进行坡度折减,任何情况下,不允许出现超限坡。⑷坡度差和最小坡段长度的要求。⑸竖缓不重合。⑹线路跨较大河流,要力争与河流正交。⑺结构物的标注符合图例要求。2平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2.1线路走向方案比选⑴本线路起点A点在珠河镇附近,里程K0+000,高程为36.0m,终点B在后河镇附近,高程53.0m。沿线路起点,地势呈上升趋势,有三个主要的山谷,引导地形到3个垭口,上、中、下三个垭口高程分别为113.5m、121.8m、84.3m,过了三个山头,地势呈下降趋势,直到中河,跨越中河后的山谷较低,高程主要在50~60之间,在跨越中河之后,沿线到终点,地势一直都较平坦。⑵A、B两点航空直线距离为:11750m。⑶由起点至高程为113.5m的垭口为上线走向;由起点至高程为121.8m的垭口为中线走向;由起点至高程为84.3m的垭口为下线走向;⑷曲线和隧道坡度折减平均值取值范围在0.05imax~0.15imax之间。本线路设计取0.1imax,则id=12‰-0.1×12‰=10.8‰上线:A点→上垭口:id=∆h∆l=88-364250=12.2‰>id,紧坡上垭口→跨河点1:id=∆h∆l=88-502400=15.8‰>id,紧坡跨河点1→B点:id≈0,缓坡中线:A点→上垭口:id=∆h∆l=86-364275=11.7‰>id,紧坡上垭口→跨河点2:id=∆h∆l=86-502500=14.4‰>id,紧坡跨河点2→B点:id≈0,缓坡下线:A点→上垭口:id=∆h∆l=87-364250=12‰>id,紧坡上垭口→跨河点3:id=∆h∆l=87-502000=18.5‰>id,紧坡跨河点3→B点:id≈0,缓坡-7-
⑸根据地形图,选定垭口、桥位、河谷等控制点。经过比选,三个方案均需经过山脊、西交河以及东交河,地势差距不大,初步比选后决定选用下线方案进行设计。2.2选定方案平面定线概述⒈定线原则⑴紧坡地段定线:紧坡定线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受到高程障碍的控制,主要矛盾在纵断面一方,这就需要根据地形,选择地面平均自然坡度与最大坡度基本吻合的地面定线,需将线路展长,使之能达到预定的高程。当线路遇到巨大高程障碍时,若按短直方向定线,就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或出现很长的越岭隧道,一般需要用足最大坡度结合地形展长线路。展现地段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在定线的过程中,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⑵缓坡地段定线:缓坡定线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主要矛盾在平面一方,需注意绕避平面障碍,按短直方向定线。以航空线为主导方向,力争线路顺直,尽量节省工程投资。⒉平面设计在珠河镇和东凤镇间,出站设置了1000米直线为使机车能平衡的行驶,设置了一条半径为1000m,弧长为1375.32m的圆曲线,在珠河镇的小河旁边设置交点JD1。在长店旁边有一条分水岭,为了减小工程量使机车能平衡的行驶,我们选择在长店旁边通过,设置了一条半径为800m,弧长为726.05m的圆曲线,在长店到中河行驶方向设置了交点JD2。长店和中河之间地势较陡,线路如果要减少土石方的挖方量沿地面线爬升非常困难,所以在工程难度较大以此之间设置了较大较长的宋家庄大隧道(2400m),以减轻土石方的挖方量。为了有利于施工中的排水和出渣,且无需争取高度,设置为人字坡。在出隧道200m左右设置一条半径为800m,弧长为23.40m的圆曲线,并设置交点JD3。在过圆曲线200m左右,有一条较大较宽的中河,为了跨越障碍在此设置了一条与河流垂直的400m大桥来跨越障碍。在过桥350m左右,为减少土石方的挖方量设置一条半径为400m的周庄小隧道。到理店行驶方向设置了一条半径为1000m,弧长为925.02m的圆曲线,并设置交点JD4。在理店附近为了使线路不影响理店村民的生活,为此设置了一条半径为800m,弧长为600.39m的圆曲线,理店附近设置交点JD5。由理店到后河镇地势较缓,挖方量较小,在距后河镇1000m左右的地方有一条小河,为此设置了一条200m的中桥。2.3曲线要素计算曲线一:-7-
R=1000mα=78.8°T=R×tanα2=824.14mL=παR180=1375.32m曲线二:R=800mα=52.0°T=R×tanα2=390.18mL=παR180=726.05m曲线三:R=800mα=16°T=R×tanα2=112.43mL=παR180=223.40m曲线四:R=1000mα=53.0°T=R×tanα2=498.58mL=παR180=925.02m曲线五:R=800mα=43.0°T=R×tanα2=315.13mL=παR180=600.39m3纵断面设计概述及计算资料3.1纵断面定线原则及方法-7-
⒈纵断面设计原则a.紧坡地段定线原则:紧坡地段通常应用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致额外展长。当线路遇到巨大的高程障碍时,若按短直线方向定线就不能达到预定高度,于是就需要进行展线。在展线地段定线时应注意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在坡度设计上适当留余地。展线若无特殊要求,一般不采用反向坡度,以免增大为克服高度引起的路线不必要的展长,同时增加运营支出。在紧坡地段定线,一般应从困难的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因垭口附近地形困难,展线不易,顾从预定的越岭隧道洞口开始向下引线为合适。个别情况下,当受山脚的控制点(如高桥)控制时,也可以由山脚向垭口定线。b.缓坡地段定线原则:在缓坡地段,地形平易,定线时也可以以航空线为主导方向,既要力争线路顺直,又要节省工程投资。(1)为了绕避障碍而使线路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障碍物,力求减小偏角。(2)线路绕避山唨、跨越沟谷或其他障碍时,必须使曲线交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碍物在曲线的内侧并使其偏角最小。(3)设置曲线必须是有障碍物存在,曲线半径应结合地形尽量采用大曲线半径。(4)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长度,尽量选用下坡无需制动的坡度——无害坡度。(5)力争减少总的拔起高度。(6)车站的设置应不偏离线路短直方向,并争取把车站设在凸形地段。地形应平坦开阔,减少工程量。⒉线路纵断面设计概述:在出珠河车站900m设置平坡,有利于列车出站加速,出站900m后用足限制坡度,设置了坡度为10.6‰的上坡。接着设置了200m的坡段,坡度不予减缓,按限制坡度12‰设计。第二个曲线取850m坡长,坡度11.2‰。在长店和中河间地势较陡,所以在工程难度较大以此之间设置了较大较长的宋家庄大隧道(2400m),以减轻土石方的挖方量,其中在进、出隧道分别设置了550m、1350m的平坡,隧道采用坡度为3‰的人字坡。在第三个曲线旁边有一条较大较宽的中河,为了跨越障碍在此设置了一条400m的大桥来跨越障碍。根据地势的起伏,使填挖方量均匀减轻土石方的挖方量,至桥350m处设置了400m的3‰的上坡的隧道,然后设置了2750m的3.4‰的下坡到了CK11+75,最后以1250m的平坡进站。3.2竖曲线要素计算竖曲线:CK1+000处,-7-
∆i=10.6-0=10.6‰RSH=10000(m)TSH=5∆i=5×10.6=53(m)KSH≈2TSH=2×53=106(m)ESH=TSH22RSH=0.14(m)由于坡段二与坡段三,坡段三与坡段四坡度差很小,故无需设计竖曲线。竖曲线:CK3+450处,∆i=11.2-0=11.2‰RSH=10000(m)TSH=5∆i=5×11.2=56(m)KSH≈2TSH=2×56=112(m)ESH=TSH22RSH=0.16(m)紧接着线路进入隧道,隧道设计成人字坡,坡度为3‰,即:i6=3‰,i7=-3‰。竖曲线:CK4+400处,∆i=-3-3=6‰RSH=10000(m)TSH=5∆i=5×6=30(m)KSH≈2TSH=2×30=60(m)ESH=TSH22RSH=0.045(m)竖曲线:CK7+750处,∆i=-3.6-3=6.6‰RSH=10000(m)TSH=5∆i=5×6.6=33(m)KSH≈2TSH=2×33=66(m)ESH=TSH22RSH=0.05(m)竖曲线:CK10+500处,-7-
∆i=0-3.6=3.6‰RSH=10000(m)TSH=5∆i=5×3.6=18(m)KSH≈2TSH=2×18=36(m)ESH=TSH22RSH=0.02(m)-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铁路选线设计计算书 (自动保存的)
- 铁路选线设计.doc
- 铁路及公路选线设计.doc
- 《铁路选线设计》练习册答案
- 西南交大铁路选线设计试题A.doc
- 铁路及公路选线设计.doc
- 北京交通大学选线设计考试试题两套.doc
- 选线设计及线路CAD作业答案.doc
- 铁路选线设计复习题.doc
- 高原台地选线设计的探讨.pdf
- 加强山区公路选线设计探讨.pdf
- 园林工程道路的选线设计探讨.pdf
- 园林工程道路的选线设计与施工技术.pdf
- 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解析.pdf
- 铁路选线设计试题A.doc
- 基于 Google Earth 的道路选线设计.pdf
- 公路路网工程选线设计问题的探讨.pdf
- GoogleEarth数据精度分析及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