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62 KB
  • 2022-05-12 10:03:49 发布

公路工程路线设计问题探讨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路工程路线设计问题探讨黄静身份证号:132903197912019822摘要:现代交通运输业为国民经济提供生产性运输和旅客运输及相关服务,沟通牛.产和消费环节,是经济正常运转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木保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和货物空间位移需要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数量的扩张过程,而且还包括交通运输结构和布局的不断优化,交通运输技术、体制和管理的不断创新,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等多方面的发展过程。关键字: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路线优化一、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性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可以提供清晰醍目的行车方向,提供足够的视距及其他信息,能够符合驾驶人员普遍期望的设计效果。在路线设计中,包括公路几何线形、路面设计、安全设施、构造物位置等设计,乂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公路几何设计对公路的安全性起到先决的作用,一旦通过选线确定公路走向并由此确定几何线形,则其他项目如桥涵构造物的位置、隧道的设置、安全设施等都己经随选定的几何线形得以确定。当前,我国公路路线设计仍然在按照老的概念,进行平、纵、横断面的设计。而对高等级公路应当根据交通量和车速的发展,按照交通工程学的新理论概念进行设计,不能在各种几何路线上仍然照搬国外的方法和参数。由于汽车工业和公路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公路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交通量剧增,导致交通事故频繁。我们应当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运用新的技术理论,完善我国的公路标准和规范,使之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既保证质量,乂尽可能降低造价。二、路线设计中常存在的问题分析1、缓和曲线讼度不满足综合要求 路线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缓和曲线是直线与弯道圆曲线之间的过渡曲线,部分公路在路线放样测量中缓和曲线长度只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长度的要求,没冇综合考虑路线线型及超高、加宽渐变率的要求。缓和曲线长度首先要满足规范要求,又要满足超高、加宽渐变率要求,冋吋还要满足路线线型的要求等四个方面,奋些公路平面设计由于缓和曲线长度偏短,如果要满足超高渐变段的要求,在具体内业设计时超高渐变段往往伸入到直线或圆曲线内,路线线形既不美观又对将来的行车不安全。2、路线超高渐变段位置的优化在以往设计中,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往往设置在缓和曲线内的某一固定的位置,整条路线基本上没奋变化。这样的设计往往会给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多麻烦。如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放置在桥梁中间,从负坡到正坡的过程中,使得桥面横坡势必反复扭曲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优化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可将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移至桥头,在桥头引道部分完成路线由负坡到正坡的渐变过程。桥梁横坡变的单一,便于设计和施工。3、平纵横结合优化调整线位在初步设计阶段己经对路线的多个方案进行的论证和比选,从中选出了造价比较经济、技术指标比较合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路线推荐方案,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较好的方案。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还要对初步设计推荐的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平纵横调整相结合,平面消除前面提到的长直线问题,相临弯道平曲线半径不宜悬殊,平曲线半径比一般在1:1.5以内为佳,使平面线形均匀、连续,减少由于线形局部好坏造成车辆行驶速度的不均衡性。4、平面直线的设置公路平面由直线和曲线组成,而曲线又包含了圆曲线和冋旋曲线(即缓和曲线),直线是路线平面最好的线型,但在山区长直线的设置将导致工程量的增加, 无限制的设置长直线又将导致司乘人员因线型单一,沿线景观单调而引起疲劳,故公路线形设计不能无限制的设置长直线。据调査,我国高速公路许多路段的一次直线长度普遍都超过6km,有的长达10km以上。实践证明:无论是一般公路还是高速公路,过长的直线段易使驾驶员因景观单调而产生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一旦遇见紧急情况,就会因措手不及导致交通事故;另外,驾驶员在长直线路段容易超速行驶,致使车辆在进入直线路段末段后的曲线部分的速度仍然比较高,若遇到弯道超高不足或其它偶然干扰,往往导致车辆倾覆或苏它类型的交通事故。而由于横向的通道和天桥所造成的影响使得路线的纵断面显得上下起伏非常频繁,造成视觉上的不良影响,对于那些波浪型的纵面的线形,给人感觉线路好像产生了好几个段落,造成线形的连续性很差。三、公路路线设计优化策略1、横断面设计要点横断面主要审查路基横断面宽度、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及避险车道。从通行能力、运行速度及车辆横向偏移等方面考虑,我国规定,车行道宽度不小于3.75m,路缘宽度大于0.5m,硬路肩宽度取3m较为合适。爬坡车道的设置与否主要考虑行车速度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如导致行车速度过低或通行能力降低,则需考虑设置爬坡车道。目前高速公路硬路肩一般大于等于2.5m,故不必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一般设置在爬坡车道,所以对紧急停车带的审查应主要审查紧急停车带的间距及紧急停车带的渐变段、宽度等。2、纵断面优化设汁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主要是满足某些标高控制约束,使公路T程数量和T程费用最少,行车舒适、平顺。主要是设置合理的坡度、坡长和竖曲线半径或变坡点里程、变坡点标高和竖曲线半径三个几何要素设计。纵坡的设置除考虑降低车辆行驶的速度差,防止超车事故外,还成该考虑排水问题。较大的纵坡能与路拱横坡形成较大的合成坡度,减少雨水在路面上的滞留时间,奋利于路面雨水的排除。当纵坡比较小吋,合成坡度也较小,雨水主要靠横向排水,易造成外侧行 车道和路肩积水,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故在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纵坡设计吋应考虑满足排水要求的纵坡。纵断面线形设计时,坡长不宜过短,过短的纵坡易造成纵断面线呈锯齿状,连续使用短坡会损坏线形的美感,汽车行驶过于颠簸,车速越高吋越显得突出。竖曲线半径是通过对缓和汽车行驶之冲力所需最小长度和为确定停车视距所需最小长度的计算而规定的。竖曲线半径大小应与平曲线半径保持均衡,大半径的平曲线上插入小半径的竖曲线会失去平衡,破坏立体线形的连续性。此外,还应注意在满足线形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不应片面追求过大的竖曲线半径,以减少纵断面上排水不畅的路段长度。3、超高设置在小客车比例较高、平直路段,需按照运行速度设置较大超高,如果货车比例较高,运行速度不容易提高的地段,如隧道进出口、大桥上,连续低线形指标路段等,需按照运行速度适当减小超高。本项0全路段由于人货车比例较高,因此对超高值设置首先考虑大货车的运行安全,仅对大货车及小客车运行速度均达到最大的个别路段进行超高加强设计。结束语人们对公路线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解决好公路路线设计的问题,进而体现了我们平常在工作中常常说的那句话,“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要抓工程,必须先抓设计,设计是优良工程的前提。参考文献[1】吴勇,刘喜耀.基于新理念的公路工程路线选线设计研究.科技资讯.2011(02)[2JJTGD2O-2009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