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44 KB
  • 2022-05-12 10:03:45 发布

固废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某旅游景区垃圾清运路线设计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固体废物处理某旅游景区垃圾清运路线设计院系: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1101学生姓名:葛莎莎指导教师:牛超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2015年4月8日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目录目录I引言1一设计任务及目的21.1设计任务21.2设计目的2二设计资料22.1设计原始资料22.2垃圾日产生总量32.2.1计算每天人均垃圾产量和总量32.2.2计算垃圾设置点容器数量:32.2.3垃圾桶布置方案42.2.4垃圾车的清运路线4结论7III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参考文献9III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引言什么是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逐渐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中国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所以,我们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而进步,让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设计的理想目标是垃圾运输成本最低,即荷载运输路线最短和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但实际中不可能完全满足要求。综合考虑荷载运输路线距离及各段的环境要求,和考虑区域环境目标要求不同,通过计算与分析,找到最佳的垃圾收集路线。本设计采用固定容器收集和人工收集操作法设计清运路线。景点楼内垃圾由人工收集遇到楼下,再由垃圾车到各容器集装点装载垃圾,容器倒空后固定在原地不动,车装满后运往运转站或处理处置场。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及目的1.1设计任务某旅游景点垃圾清运路线的设计1.2设计目的通过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清运的设计的初步能力。二设计资料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2.1设计原始资料某旅游景区设计的拖曳收运系统和固定容器收运系统。总共有24个收集点和38个容器。已知条件如下:1、两种收集操作方法均在每日9小时中完成收集任务;2、一天五次收集频率的容器必须在10点、12点和14点、16点和17点30;3、容器放置可以在景点楼外人行圈道和人行直道容器交叉处的路两边任意一边装载;4、每天都要在景区开始和结束任务;5、收集操作法按交换模式进行;6、对拖曳收运系统来说,收集应该在早上8点到下午5点;7、8、对固定容器收运系统来说,收集应该是每天(17点30),每天一趟;装式压缩车;9、某景区日客流量,人数统计:15万;10、每个垃圾桶容积(V):0.4立方米,总容量:12立方米;2.2垃圾日产生总量2.2.1计算每天人均垃圾产量和总量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通过调查分析某旅游景区,已知该旅游景区每天人均垃圾产量为0.00035立方米,则该旅游景区每天游客垃圾总产量为52.5立方米。2.2.2计算垃圾设置点容器数量:(1)垃圾设置点所需的容器数量:N--------垃圾容器数量T------垃圾清运周期(5次/天=0.2)V-------单容器容积f---------垃圾容器填充系数(0.8)V-------垃圾总体积(2)各片区垃圾产量及所需垃圾筒个数根据公式W--------为垃圾日产生量R--------服务范围内游客人口数Y--------垃圾日产生量不均匀系数C--------实测的垃圾单位产量P--------居住人口变动系数Y--------取1.3P-------取1.03则垃圾日总产量所需容器数量的总个数个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2.2.3垃圾桶布置方案下图为该景区垃圾用布置方案图(数字序号表示垃圾桶的位置)2.2.4垃圾车的清运路线清运路线主要分为两条主路:(1)号主路为紫色:A.1、2号→3号;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B.4、5号→6号;C.3号→6号→7号→8号→18号;D.9号→10号…14号…18号→19号;号主路清运完成。如下图所示为,该景区的清运路线。(1)号主路为紫色:A.20、21号→22号;B.23、24号→25号;C.22号→25号→26号→27号→37号;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D.28号→29号…33号…37号→38号;号主路清运完成。如下图所示,为该旅游区的清运路线。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结论考虑景区垃圾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游客的影响,通过建立目标函数设计景区垃圾收集路线,对减少景区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保障城市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计算景区垃圾最佳收集运输路线时,因为研究点至垃圾填埋场所经路线仅有两条,所以计算时用了穷举法。如果所经路线比较多时,可利用动态规划结合建立的目标函数设计城市生活垃圾最佳收集运输路线。此外,在收集运输景区垃圾时,可以利用反馈系统,实现收集运输车辆和收集路线的动态分配,减少车辆资源的浪费,这对于将来景区垃圾的收季运输是非常重要的。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该设计方案是每天按固定路线固定时间收运,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收集方案。环卫人员每天按照预设固定路线进行收集。该法具有收集时间固定、路线长短可根据人员和设备进行调整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人力设备使用利用率较低,在人力和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影响收集工作的正常运行,而且当线路垃圾产生量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收集路线合理的收运系统应注意与垃圾处理之间的协调:包括工艺的协调和结合点的协调。此外,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有营养被面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垃圾的二次污染、噪声污染和视觉污染等。在本次设计过程中,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些问题:需要按照该景区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协调以及系统硬件的特性来定制作业规程。在这里我们理应考虑到该景区的游客数量。车辆流动收集方式的优点是其灵活性大,垃圾的收集点可以随意变更,但由于车辆必须到收集点进行作业,对收集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如噪声,粉尘等。针对以上的这些想法,我觉得流动式收集应该更注重实际情况,譬如一些对噪声等噪声污染控制要求较高的城市或小区,应采用中转站的收集方式,然后实行上门收集或分类收集。手机系统模式设计一般需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通过各种因素的比较和权衡,最后获得最佳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各个环节的合理配置、协调配合可获得最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相反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劳动条件的恶化和费用支出的增加。我觉得还有最后一点需要注意,就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该景区的垃圾有可能会发生变化(当然每天不会有太大的波动),那么相应的这些垃圾的分布、种类、数量等等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所以,垃圾收运的路线也应当不断完善,以满足垃圾收运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变化。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11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参考文献1.宁平主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2007;2.庄伟强主编,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2007;3.杨国清,刘康怀.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宁平、张承中、陈建中主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2005.5.高艳玲.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工程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杨玉楠、熊运实、杨军、刘宏菊,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程与管理,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