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5-11 18:29:5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城市道路设计及注意问题研究摘要:城市道路设计直接关系着城市规划建设的成败,乃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快慢,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道路工程设计综合性很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设计者眼界开阔,要有前瞻性;本文对城市道路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问题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的加快,城市道路设计在整个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整个城市规划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这对城市道路设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广大设计人员在日常的设计工作当中应该对实地进行考察,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当地的环境以及人文风俗,使道路设计能够与整个城市的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相协调,同时确保道路的相应功能的发挥,促进我国城市道路的发展。一、特色及线形设计7
一个城市形象特色,在于设计者是否尊重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为前提。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线形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便利程度,所以良好的线形设计是创造城市交通运输安全迅速的前提。长直线的线条设计过于单调,从安全性能方面来看不宜解除司机疲劳感,只有增加司机的疲劳感,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为佳。二、横断面设计1、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形式(1)一幅路是所有车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可以采用划分中央车道线及快慢车道线、只划分中央车道线和不划线三种方式灵活组织交通,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还可以直用在“潮汐式”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由于其造价较低,组织方便,故流量不大的次车道较多采用。(2)两幅路是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它可以采用划分快慢车道线或不划线两种方式组织交通,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近年来随着自行车流量的逐年减少和机动车流量的迅速增加,机非混行的影响已很微弱,取消了自行车道的两幅路将逐渐成为城市采用最为广泛的横断面布置形式。(3)三幅路是在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7
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随着自行车的减少与消亡,其原本机非互不影响的最大优势已成为过去,而且其利用分隔带单独建设的自行车道对道路用地的资源浪费和机动车道的拓宽处理方式也成为道路横断面改造的首要问题。(4)四幅路是在三幅路基础上,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但与三幅路的原因相同,四幅路不再适合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最终将被两幅路所取代。上述的讨论说明,只有一幅路和两幅路才是未来道路横断面的发展趋势,但两幅路必须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并解决机非干扰的问题。三、关于纵断面设计和交叉口竖向设计1、纵坡小于3‰的问题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排水效果、行车舒适性和道路的美观,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不少城市道路,由于道路所处地形比较平坦,纵坡不能满足3‰的最小纵坡要求,设计者便人为的将纵坡设计成上下起伏,以此来满足排水,严重违反《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纵断面设计中: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太频繁的原则规定。近几年,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工程较多,好多情况是旧路纵坡接近平坡,两侧设有锯齿形街沟,7
两侧建筑都已形成,纵短拉坡控制因素较多,基本得维持现状,但仍有部分设计者将道路纵坡设计成上下起伏的短坡段来满足机械排水要求,从而导致两侧路侧带与建筑地坪及相交道路衔接不顺、树木露根无法保留的现象发生,其实大可不必死搬教条,应该尽量维持原来的地面高及坡向,在纵坡小于3‰的路段,应采用加大路拱横坡度、加密雨水口或设置锯齿形街沟的措施来解决排水,保证道路与两侧建筑衔接顺畅和美观。2、交叉口竖向设计的问题交叉口竖向设计也称立面设计,在交叉口立面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1)相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一般维持各自的纵坡不变,而改变它们的横坡度。通常是改变纵坡较小道路的横断面形状,使其横断面的横坡度与纵坡较大道路的纵坡一致。(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3)设计时至少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如遇特殊地形,所有道路纵坡方向都向着交叉口时,必须在交叉口内设置雨水口和排水管道,以保证排水要求。(4)在交叉口范围内布置雨水口时,应不使地面水流过交叉口的人行横道,也不应使地面水在交叉口内积水或流入另一条道路。所以,7
雨水口应设在人行横道之前或低洼处。(5)交叉口范围内横坡要平缓些,一般不大于路段的横坡,以利于行车。纵坡度宜不大于2%,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3%。(6)交叉口立面设计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调一致。四、道路绿化问题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和美化道路沿线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好的道路绿化可以形成优美的道路空间环境,为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美学及绿化功能作用(如遮荫、消声、地面覆盖等),在进行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绿化对行车视线的诱导作用对于设计车速较高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从行车安全和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出发,均需要视线诱导。在道路弯道外侧及凸形竖曲线道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可以预示路线的变化,起到了很好的视线诱导作用。这种视线诱导可以让用路者在视觉上产生线形的连续性,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2、注意功能与美观的结合不同性质的道路,应根据用路者的观赏特点,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道路绿化有遮荫、消声、防尘、装饰、遮蔽、视线诱导、地面覆盖等功能,是城市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根据城市性质、道路功能与等级、自然条件和城市环境等,并与街道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设计,7
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功能与景观方面的特殊作用。3、重视绿化对道路空间的分隔作用高大密集的栽植对道路空间有分隔作用,可将一元化的空间变为二元化空间。例如在较宽的中央分隔带上种植乔木往往可将道路空间分隔开来。同样,道路边界视线涣散,也可用种植让用路者视线集中起来;但同时应注意与道路功能要求及景观要求协调一致。例如对于城市快速路上行驶的车辆而言,乔木会产生晃眼的树影,也可能遮档视线,影响安全,因此,宜种植低矮灌木;中央分隔带上若种植修剪很齐的较矮灌木丛,既美观又可观赏整个道路环境空间的景观,.且在夜间行车时可遮挡对向车辆的头灯光;从城市防火角度考虑,快速路两侧也不宜种植乔木,使道路自然形成一道防火隔离带对于人流车流较多或两侧有大型建筑物时应采用既隔离又通透的开敞式种植。4、绿化要注意地方特色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花草树种和道路绿化方式。如各城市的市树、市花均是代表着一定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不仅使本地人感到亲切,外地人也会产生较深刻印象,并由此产生好感。7
总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综合性很强,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设计者眼界开阔、经验丰富,同时要有前瞻性,并进行不断学习,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审美水平,逐步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精髓,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参考文献:[1]王瑞琦.城市道路设计的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2]高海斐.对以城市道路设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探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3]周键炜,何浪.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标准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08).[4]庞华强,金涛,李非桃.浅谈系统整合思维下的城市道路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01).[5]林清岩.试论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性化设计[J].China’sForeignTrade,2011,(24).[6]黄宁玮.城市道路设计分析[J].科学之友,2011,(12).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
- 学士学位论文—-国有林场森林防火道路设计方案.doc
- sht 3023-2005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 风电场道路设计标准
- 浅谈园林道路设计
- 国有林场森林防火道路设计方案本科论文.doc
- 鸿业市政道路设计操作步骤
- 背街后巷综合整治工程道路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15交通设施、16地下管线与地上杆线
- 外文翻译--道路设计
- 道路设计施工论文 公路施工技术论文
- 道路设计师实习报告范文
- 道路设计和建设中应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 道路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 道路设计-紧急停车带设计
- 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问题探析
- 关于印发改移道路设计暂行规定的通知
- 城市道路设计试卷及答案9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