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道路设计 4页

  • 38.00 KB
  • 2022-05-11 18:29:50 发布

浅谈园林道路设计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园林道路设计园林道路是贯穿园林的交通网络,是联系若干个景区和景点的纽带,是组成园林风景的要素,并为游人提供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园路的规划设计,对园林绿化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园林道路的设计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索。园林道路作为园林设计的主要要素之一,在园林中起到交通、引导游览等多个方面的功能。道路所呈现的是线性的景观,对园林景观内容和表达历史或文化内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将道路功能与周边环境合理的融为一体,构成有特色园林道路的景观,成为园林道路设计和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1.园林道路的功能作用(1)组织游览、引导游览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空间,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空间联系成一个整体。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通过组织观赏游览程序传达给游客,起到向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另外,可通过园路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2)组织交通园路不仅对游客的集散、疏导起重要作用,而且也应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安全、防火、职工生活等园务工作的交通运输需要。对于小公园,园路游览功能和交通运输功能可以结合在一起考虑,以便节省用地。对于大型园林,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需要分开设置以避免互相干扰,为车辆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出入口。(3)各种活动场地的铺筑广义的园路不仅包括道路,还包括为游人活动所安排的各种铺装广场和运动场地。这些场地的开辟为游人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4)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创造了园路的形式美,同时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也创造了复杂变化的地面景观,并可与周围的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因景得路”,所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一体。(5)综合功能可以利用园路组织降水的排放,防治水土流失,利用园路的不同铺装形式进行空间的界定、功能区划分、障碍性铺装等,具有其他综合功能。2.园路设计要素(1)线形设计:在园路的总体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可分为平曲线设计和竖向设计。平曲线设计包括确定道路的宽度、平曲线半径和曲线加宽等;竖向设计包括道路的纵向坡度、弯道、超高等。园路的线形设计应充分考虑造景的需要,以达到蜿蜒起伏、曲折有致;应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以保证路基稳定和减少土方工程量。(2)结构设计:园路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典型的园路结构分为:①面层。路面最上面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车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有一定的粗糙度,少沙尘,便于清扫。②结合层。采用快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③基层。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和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因此,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等筑成。④ 路基。路面的基础。它为园路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并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土基的稳定性不良,应采取措施,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此外,要根据需要,进行道牙、雨水井、明沟、台阶、礓嚓、种植地等附属工程的设计。3.中国园路的设计首先要了解中国园林和园林路径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中国园林的人们都会知道,中国园林路径最大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曲”字。游览江南的私家园林就可以看到,那里无一例外都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几乎没有笔直的大道,不难看出这就是中国人的喜好。在中国文化中一向有着“好曲恶直”的情结,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人几千年的生产生活的经验与灵感都来源于大自然。我们常说中国的文明是从长江、黄河两河流域的滋养发展起来的,回想一下,我们两大母亲河哪一条不是弯弯曲曲地流向大海?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这样的形式才会最大限度的增加被滋养的土地面积,才有可能孕育出更加丰富的生态资源,并且证明地球是在运动着的。从感性上来讲,“曲”在心理上给人以舒缓、祥和、宁静的感觉,而这正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的精神上的修养境界与物质上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园林大多遵循这个传统理念。但是园林设计的理念不可以用一个“曲”字一言以蔽之,从表面上看似乎不大可能,但究其本质还是有这种可能,很多设计实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首先从了解中国园林设计理念入手。中国园林设计理念、设计宗旨包括:①园林设计“虽由人作,宛自天开”;②“欲扬先抑,曲径通幽”;③园林所表达的意境与文化内涵。4.园路的设计(1)设计依据园林工程的建设规模,决定了园路布局设计的道路类型和布局特点。一般较大的公园,要求园路主道、次道、游步道三者齐备,并使铺装式水平多样化。从而使园路成为园林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较小的园林绿地或单位小块绿地的设计,往往有次道和游步道的布局设计。园林绿地的规划形式决定了园路布局的风格,如园林为规则式园林,则园路应布局直线和有轨可循的曲线式。在园路的铺装上边也应和园林风格相适应,充分体现规则式园林风格,如园林为自然式园林,则园路布局成无轨可循的自由曲线和宽窄不同的变形路.(2)园路布局设计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布局设计。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也必须遵循以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也就上说设计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总喜欢走捷径的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否则就会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路的绿地被踩出了园路。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比如,为了适宜青少年好历险的心理,宜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在水面上可设计汀步;为了适宜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0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不定的距 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5.园路的布局(1)园路与建筑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1:3。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筑交接,多数精装饰品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有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二者之间的交换关系,能上能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咱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同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实际处理同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2)园路与种植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3)园路路口规划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则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则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道路相交时,除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6.园路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地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所以要使园路布局更合理,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两条自然式园路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对角不宜相等,道路需要转换方向时,交叉点要有一定长度作为方向转变的过渡,如果两条直线道路相交时。可以正交,也可以斜交。为了美观实用,要求交叉在一点上。对角相等,这样就显得自然和谐。 (2)若三条园路相交在一起时,三条路的中心线应交汇于一点上,否则显得杂乱。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3)由主干道上发出来的次干道分叉的位置,宜在主干道凸出的位置发出次干道,这样就显得流畅自如。某些同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4)在较短的距离内道路的一侧不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叉口,尽量避免多条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则需在交接处形成一个广场。(5)凡道路交叉所形成的大小角不宜采用弧线,每个转角要圆润。(6)自然式道路在通向建筑正面时,应逐渐与建筑物对齐并趋垂直,在顺向建筑时,应于建筑趋于平行。(7)两条相反方向的曲线同路相遇时,在交界处要有条长距离的直线,切忌是S形。园路作为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首先考虑到其对于整个景观的功能性所在,其次考虑整个大环境的风格,最后再根据各个小环境的色彩和特色来对相应的园路进行设计。同时也要对园路的常用材料与图案和常用形式与形态进行充分了解后,大胆地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这样设计出的园路才能与环境更融合、协调,并为整个景观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