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72 KB
- 2022-05-11 18:36:2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2年9月■阿目爱晦规划与设计浅谈11OkV送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管理邱诗毅(湖南华晨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摘要:送电线路的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送电线路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慎重地推广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结构等先进技术。关键词:1lOkV送电;线路设计;施工管理引言工程初步设计是送电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是施工图设计的依据。一些重要问题,如设计原则的确定;不同线路路径方案的综合经济比较、最佳路径的选择及有关协议的取得,导线和避雷线、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正确性的充分论证和各种电气距离的确定;杆塔和基础型式的选择;通信保护的合理设计;严重污染区、大风和重冰雪地区、不良地质和洪水危害地段,收集各种现场资料,比较各种方案以选出一种既经济又切合实际的方案。1工程概述1.1建设规模本工程为新建“0kv送电线路工程,起自邵阳县220kv变110kv龙门架,止于白仓变1lOkv龙门架,线路全长约13.5km,邵阳县变出线3.9km与大岭~自仓剖进邵阳县220kv变110kv线路剖出段共塔,采用双回路架设(双回路段的杆塔、基础、地线及金具计入本工程),其余9.6km采用单回路架设。线路全线按15mm冰区设计。本工程沿线大多为山地、丘陵地貌,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变化,相对高差最大为80m,地面高程约为250~400m。沿线植被发育较好,以8~10m的松杉为主。地形比例为:丘陵占78.8%,泥沼占21.2%。1.2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线路勘测,线路的本体设计(0PGW设计见通信部分)、通信影响保护设计、工程概算以及工代服务。2电力线路设计2.1路径设计.①变电所进出线。说明两端及中间变电所(发电厂)进出线的位置和方向,还要表示出现有和拟建线路出线的关系,合理布置进出线方案。②路径方案的选择。按照已掌握的线路路径资料,对全线选出各有特点的两、三个路径方案进行比较,在大的方案中也可以选出不同的小方案参加比较。各路径方案要从路径长度、可利用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条件,沿线路地形、地势、水文、地质情况,特殊气象区,污秽地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跨越河流,各种障碍物,选用的线路拐角及线路曲折系数等情况,来说明各路径方案的优劣。除了从技术上比较各路径方案外,还要从线路安全运行、方便施工、降低造价、经济运行、障碍物的处理及大跨越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2.2气象条件①气象资料的分析及取值。对沿线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和送电线路、通信线路的运行经验及自然灾害资料进行分析说明。如果送电线路较长或气象区复杂,可分段选择气象区。气象资料的取值包括:最大风速的取值、电线覆冰的取值、年平均气温的确定、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取值、雷电日数的取值。②将已选取的各种气象条件,分别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安装、年乎均气温、外过电压、内过电压等情况所对应的气温、风速、覆冰的气象条件组合数值,以全国典型气象区划分的表格形式汇总列表表示。2.3杆塔和基础①杆塔设计。按照全线地形,交通情况,线路在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国家材料供应及施工、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杆塔型式。设计时一般应尽量选用典型设计或经过施工运行考验的成熟杆塔型式并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对新型杆塔的设计要充分研究设计理由,经科学试验后再选用。同时要说明所采用的各种杆塔型式的特点、适用地区、使用钢材量和混凝土量等技术经济指标,说明杆塔的使用条件(如设计最大风速、覆冰厚度、水平档距、垂直档距、最大使用档距、线问距离、标准杆塔高度和分段高度、杆塔允许转角度数、杆塔重量等)及杆塔设计的主要原则。②基础设计。依据基础设计应遵循的有关规定和原则,按照全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基础受力条件,来确定基础的型式,并说明各种基础型式的特点,适用地点、地质、水文条件,每基耗用材料量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对一些特殊基础(如沼泽地基础、强腐蚀地区基础、大孔性土基础、特殊不良地质基础)的设计问题,应进行必要的试验,提出处理措施。3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110kV送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应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各种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在海拔高度1000IIl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不应少于7片。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7的基础上增加。为保持高杆塔的耐雷性能,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应比表9.0_2所列值增加1片同型绝缘子,全高超过100m的杆塔,绝缘子片数应根据运行经验结合计算确定。由于高杆塔而增加绝缘子片数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送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应根据线路的电压、负荷的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并结合当地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情况,在计算耐雷水平后,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合理的防雷方式。1lOkv送电线路宜沿全线架设地线,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架设地线。无地线的送电线路,宜在变电所或发电厂的进线段架设1.2km地线。杆塔上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山区110kV单地线送电线路宜采用25。左右。杆塔上两根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地线与导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在一般档距的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问的距离,应按下式校验(计算条件为:气温+15℃,无风):S≥O.012L+l式中:卜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m.I-档距,m。有地线的杆塔应接地,在雷季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连地线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5n。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居民区的无地线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n。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地线支架、爬梯等铁附件与接地引下线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铁横担或地线支架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外敷的接地引下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热稳定要求选取,且不应小于25mm2。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nm:并应进行热稳定验算。引出线表面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如热镀锌。通过耕地的送电线路,其接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下。位于居民区和水田的接地体应敷设成环形。采用绝缘地线时,应限制地线上的电磁感应电压和电流,并选用可靠的地线间隙,以保证绝缘地线的安全运行。对绝缘地线长期通电的接地引线和接地装置,必须校验其热稳定和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4结语1lOkV送变电施工项目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导线设计、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以及基础施工组织,结合送变电施工项目的特点,构建了一整套的送变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参考文献【1】GBJ233—90,110一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S】.【2】顾济江.11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闯题探讨硼.广西电业,2003,(7).[3】蒋庆其。冯炳文.电网建设工程危险点预测与预控措施[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固废学院校园内垃圾收集系统线路设计.pdf
-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讲座》第8章.ppt
- 使用EICAD进行线路设计的流程.pdf
- 输电线路设计—导线风偏计算及校验.ppt
- 输电线路设计—绝缘子.ppt
- 采矿学(第18章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ppt
- 交流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敏感度分析.pdf
- 如何优化架空输电线路设计.pdf
- 线路设计内容.ppt
- 路径选择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探究.pdf
- 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设计要点分析.pdf
- 解析10kV配电线路设计重点及其工程造价控制.pdf
- 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防雷技术的运用分析.pdf
- 试述电力线路设计中线路路径选择问题及措施.pdf
- 线路防雷技术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应用.pdf
- 电力系统低压配电线路设计.pdf
-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分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