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 KB
  • 2022-05-11 18:36:21 发布

第七章 旅游区划分与旅游线路设计(课程讲义全集连载之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七章旅游区划分与旅游线路设计课题与课时:旅游区划分与旅游线路设计(4课时)。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区划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旅游区划的原则和方案,掌握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并能结合实际进行旅游线路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包括旅游区划的原则及方法,旅游线路设计的愿做及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进行旅游区划和如何进行旅游线路设计。知识要点:(1)旅游区划的目的和意义(2)旅游区划的原则(3)旅游区划的方法(4)旅游线路的概念和类型(5)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6)旅游线路设计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旅游区划分一、旅游区与旅游区划分的目的和意义1、旅游区与旅游区系统旅游区又称旅游地理区,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旅游单元,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风景名胜地域综合体。它是在旅游景观,即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并以旅游城市为中心和旅游接待设施为主要标志,以广泛的内外旅游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开放型地域旅游综合体,是属于风景区之上的高层次、主系统的大尺度风景名胜地域。不同的旅游区有不同的特征和区域旅游发展水平;同时,旅游区又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旅游发展水平和特征的旅游区在空间上相联系、相互作用,便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区系统。旅游区系统是社会经济地域系统中重要的地域组成形式,是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必然结果,是旅游业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2、旅游区划分及其区划的目的和意义根据罗兹柏的研究,旅游区的划分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1)有利于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制定与实施中长期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区域旅游也的可持续发展。(2)旅游区划能够反映旅游资源形成的区域地理背景和地域分异规律,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3)便于统一安排区域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旅游点与旅游地的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全面系统组织设计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区域旅游活动,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4)有利于形成和强化各地的旅游活动特色,组合设计与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统一开展促销活动和组织客源,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5)有利于旅游业与区域内其他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6)有利于协调旅游产业活动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旅游地理区的特点(1)客观性:旅游区都是在人们对旅游客观世界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是有具体界线和范围的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是旅游活动客观存在的地域综合体单元,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要求旅游区划工作深入调查,排除一切违反科学的主观因素干扰,尽可能反映旅游客观实际,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自然、经济等客观发展规律。(2)层次性:旅游区是从上到下、从全国到地方客观存在的完整的旅游区体系,有不同功能类型和不同等级层次结构,这一特性使旅游区划和旅游区分级、分等研究与管理成为可能。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区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即一级旅游区(宏观)、二级旅游区(中观)、三级旅游区(县域)。(3 )系统性:旅游区无论在职能上还是在地域上都是完整的,它具有一套配合的社会功能,其中首要是恢复和增强旅游者的健康、能力、体力和精力,满足其特殊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旅游区内部及外部联系错综复杂,其本身就是一个包含大小不同层次的系统工程。(4)地域性:旅游区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载体,具有四至范围、面积,具有可度量性。每一个旅游区都具有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定的区域旅游活动特征和特有的旅游中心城市及交通路线网络存在,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开放系统,而同一层次的旅游区之间又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5)优化性:旅游区是加入了人为干扰,具有预定目的,可控制的自然-人工复合地域空间系统。从整体上达到了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利用,实现综合最优化,从而可最大发挥其功能,达到理想目的,取得最佳效果。(6)发展性:旅游区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其固有的形成发展规律。按其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基本定型的现实旅游区,正在发展中的旅游区,以及有待今后形成的旅游区(新开发、未开发地区)等。旅游区划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不断发展的条件,自觉地运用旅游区划理论,按照旅游地理区形成的规律,促其定向发展。二、旅游区划的原则旅游区的划分是对客观存在的旅游区域进行的主观划分。由此决定了其是一项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进行旅游区划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1、相对一致性原则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在地域空间上虽千差万别,但在某一范围内总可以区分出若干相似程度较大而差别较小的区域合为一个旅游区,以示同其他旅游区的差别。相对一致性原则包括旅游资源成因的共同性、形态的类似性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三重含义。2、地域完整性原则旅游资源的形成、开发和利用,因受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形成各具一格的客观存在的旅游区;同时,各个等级的旅游地理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域综合体,能独立承担一定的职能。因此,旅游区划应保证每一等级的旅游区在地域和职能上的完整性。3、综合性原则旅游资源的实质,既然是自然地理各要素与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中,经过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那么旅游区划就应综合分析自然和人文各要素间相互关系和组合结构,以进行合理分类,划分区域;同时,旅游业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产业,而整体效益又是系统优化的主要目标。因此,也要求旅游区划既综合考虑纵向的历史基础,发展现状和长远目标、方向,又要综合考虑横向的旅游资源类型,组合及其开发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4、主导因素原则旅游区内部往往由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组成,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区内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一致,往往是其中某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在起主导作用,制约着旅游区的属性特征、功能和利用方式,使其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有强烈的个性。因此,旅游区划应突出某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作为划分旅游区的主要依据。5、旅游中心地原则每个旅游区都应有一个或几个旅游中心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或旅游中心城市)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旅游中心地应该是旅游区内和区间的旅游荟萃之地,也是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有较好的的食宿、交通、通讯、购物等必备的旅游设施。6、覆盖性和不连续性原则旅游地理区划,应同自然地理区划和经济区划一样,在地域上应该是连续的、完整的。各级旅游区必须覆盖全国,不允许出现遗漏和重叠现象。但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具有特殊性,即往往呈不均匀的离散状态,以旅游资源高度密集的风景区、点形式出现,各风景区点之间常会有较大空间不具备发展成有明显旅游效益的区域。所以在实际区划中,一、二级旅游区可以覆盖全国,而三级旅游区则往往不彼此相连,鉴于这一客观事实,旅游区划可以将不具备发展成明显旅游效益的区域置于旅游区之外,而呈不覆盖状态。三、旅游区划分的一般方案1、旅游区划分主导因素 在国内旅游区划分中,主导因子一般或以自然风光因子为主,或文化景观因子为主,或是多种因子的综合,但大多学者能因地制宜地确定其主导因子,并无统一法则。根据旅游区划实践,最为科学的是三因子综合划分法,即“地域方位+自然风光因子+文化景观因子”,但文化景观因子处于主导地位。2、旅游区划的一般类型旅游区划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国家至今未能正式组织进行,但学者们为教学或科研的需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便一直在进行探索性研究,出现了各种区划方案及相应分区体系。但按其对象和内容不外乎专题区划如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区划以及综合区划两类。(1)专题旅游区①旅游地理环境要素区划,即以某一环境要素为主导因子进行的旅游区划。②旅游资源区划,即以旅游资源为主导因子的旅游区划。(2)综合旅游区划旅游综合区划是以一定的地域为对象,以资源、环境、市场等综合因子而进行的旅游区划。(3)各种创新性旅游区划分方式第二节旅游线路的设计一、旅游线路的概念旅游线路又叫旅游路线。关于旅游线路的概念,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指在旅游区内游客参观游览所经过的路线,它仅仅是一个行动的轨迹,在这种意义上,它与“浏览路线”同义;二是指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旅游部门针对旅游目标市场,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遵循一定原则,专为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并用交通线把若干个旅游区、旅游城市和客源地合理贯穿起来的线路网络。在这种意义上,它与“旅游产品”同义,其内容包括旅游活动全过程中旅游者享用的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内的服务。二、旅游线路的类型根据旅游路线的概念,按照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旅游路线有不同的类型:1、旅游活动行为划分(1)周游性观光旅游线路。旅游线游客的目的主要在于观赏,路线中包括多个旅游目的地,同一旅游者重复利用同一路线的可能性小,其成本相对较高,在设计周游性旅游线路时应“从单纯的周游性向线形多样化转移”。(2)休闲度假型逗留旅游线路。此种路线主要为度假旅游者设计。度假者的目的在于休息或娱乐,不很在乎景观的多样性变化,因此,度假逗留性路线所串联的旅游目的地相对较少,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两个旅游点,同一旅游者重复利用同一路线的可能性大。2、按旅游路线的结构划分(1)环闭状旅游路线。该路线一般适用于大、中尺度的旅游活动。例如,我国以北京为起点的东线和西线串联合并而成旅游环状路线:“东线”,北京(入境)--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广州、香港(出境);“西线”,北京(入境)--西安--成都、昆明--桂林--广州、香港(出境)。这类路线的特点:一是跨度大,主要由航空交通连接,铁路或公路交通主要用于连接站点相对密集的区段;二是所选各点均为知名度高的“精华”绿有城市或风景旅游地;三是基本上不走“回头路”,对境外游客的出入境地点一般安排在不同口岸。(2)节点状旅游路线。该路线是一种小尺度的旅游路线。旅游者选择一个中心城市或自己的常居地为“节点”,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旅游点作往返性的短途旅游。这类旅游路线在国内游客出游中,较为常见。原因在于:其一,节点多为旅游地或旅游点的依托城市,游客对中心城市有归属感,食、宿、行、购等条件较好;其二,节点的交通联系更方便;其三,游览路程短,可以在短期内往返;其四,经济适用,多种因素促使旅游者宁愿走回头路,而不选环线。3、按旅游活动的内容划分(1)综合性旅游路线。综合性旅游路线所串联的各点旅游资源性质各不相同,整条路线表现为综合性特色。(2)专题性旅游路线。专题性旅游路线是一种以某一主题内容为基本思想串联各点而成的旅游路线。全线各点的旅游景点或活动有比较专一的内容和属性,因而具有较强的文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受到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的欢迎。 4、按旅游组织的形式划分可分为面向包价旅游的传统旅游线和面向散客的“灵便式”旅游线。其中“灵便式”旅游线又可分为:“拼合选择式”旅游线--整个旅程有几种分段组合路线,游客可以自己选择拼合,并可在旅游过程中改变原由选择;“跳跃式”旅游线--旅游部门只提供整个旅程中几小段路线或大段服务,其余皆由旅游者自己设计。此外,按旅游活动的时间可分为一日游地、多日游线。按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可分为观光旅游线、探险考察旅游线、文化旅游线、宗教旅游线、度假休闲旅游线、民族风情旅游线、节庆活动旅游线等。按旅游路线跨超的空间尺度可分为洲际旅游线、周边国际旅游线、国内旅游线、邻近省际旅游线及区内旅游线等。无论设计何种旅游路线,都是为了增强旅游活动组织的科学性,提高旅游组织的效能,方便游客,使其达到满意的旅游效果。三、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旅游线路的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旅游活动的质量和旅游效益。因此,旅游线路设计一要尽可能满足游客的旅游愿望,二要便于旅游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因此,在旅游线路组织和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6条基本原则。1.效益原则 旅游线路作为旅游商品向社会推出,与其它商品一样,其设计的关键是适应市场需求,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对线路的基本要求是花最少的时间和费用获取最大的旅游体验,所以游览时间的长短、游览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在途时间和花费的多少将影响游客对旅游线路的选择。同时,对旅游地和旅游经营者而言,还要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原则。2.特色性原则特色是旅游线路形成吸引力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旅游动机、旅游形式、旅游资源的属性各不相同,要求旅游线路设计突出特色,形成有别于其他线路的鲜明主题。旅游线路上的各个景区(点)不仅要具有特色,而且所联结的景区(点)要有群体规模,以显示其整体效果。3.热点、冷点兼顾原则为了保持客流平衡,不能把所有的热点景区安排在同一旅游线路上,而应把热点、温点、冷点有机地搭配起来组织旅游线路,这样,既可使一贯客流量大、游客集中的旅游热点不致人满为患,也可使一贯游客少,旅游设施闲置的旅游冷点不致无人问津,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4.不重复原则旅游线路要尽可能设计成线状、环状和网状,避免大的迂回往返和不必要的重复,不走回头路。尤其在旅游这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兴趣爱好多样,且自驾车旅游者高速发展的当代,更应坚持这一原则。5.张弛有序原则线路设计要跌宕有致,节奏感强,注意安排好高潮景点与一般景点的关系,要全面分析游客心理,注意将游客心理、兴致与景观特色分布结合起来,注意高潮景点在线路上的分布、布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间距上,出现一个旅游高潮,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至少要有三个旅游高潮:出以前不久有一个高潮,使游客对本次旅游充满喜悦之情;中间一个高潮,使游客游兴大增;最后一个高潮,让游人对本次旅游留恋忘返。6.安全性原则即旅游线路设计中要注意游客的安全因素。-方面要避免线路上游客拥挤、碰撞、线路阻塞,甚至造成事故;另一方面要避免线路通过气象灾害区、地质灾害区和人为灾害区(如战争、宗教纠纷地)。同时,要注意在旅游线路上设置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思考与练习题: 1.什么是旅游区划2.旅游区划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3.旅游区划应该遵循什么原则4.如何进行旅游区划5.什么是旅游线路设计6.旅游线路有哪些类型7.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是什么8.如何进行旅游线路设计